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云变(全)- 碧云天后传-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庆不用看也知道杨文秀在对着自己的帽子发笑,斜着眼道:“哼,老夫一向很好,很好!”打量了一眼空荡荡的中军帐,道:“顾将军可谓神速,刚刚夺下平夏城,就已经准备攻打朔方了。”

顾惜朝早料到蔡庆会有此一问,从容道:“在下确实已有部署,可并非要继续西行,而是要班师回朝。”说完静静地盯着蔡庆。那张脸上果然顿现惊色。不等蔡庆发问,顾惜朝续道:“此事本该和大人商量,但大人昨日昏睡不醒。”接着顾惜朝又把昨天收到郝连的信,以及与杨文秀分析过的军情一一道来:“。。。西去朔方,道路艰险,战线加长,胜算极微,此其一;昨日接到宁化军区郝连春水将军信函,信中说北线金兵异动频繁。金之威胁,远大于夏,而近日朝廷西迁兵力,若金人来犯,恐调兵不及,此其二。。。”

本以为蔡庆会极力反对,没想到他却越来越平静,脸上本来的那丝惊讶也消失了,一边听着顾惜朝的解释,一边眯起了双眼微微点了下头。

杨文秀也觉得有些古怪,忍不住问道:“班师回朝,是我和顾将军商议的决定。蔡大人意下如何?”其实,要不是顾惜朝昨日的一番战事分析,连他自己也想要继续追击,以报前仇;一向好大喜功的蔡庆听了这消息怎么会如此平静?难道是昨日惊吓过度,人也转了性情?

蔡庆轻咳了一声,习惯性地捋了捋胡须,将嘴边浮出的一丝狰狞化作了一个官场上常见的笑容,“咳,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既然顾将军已经决定了,老夫还能有什么意见?”在这二人面前,说什么都讨不到半点好处,何必这时自找麻烦。现在就等皇上那边的回音了——皇上似乎也不怎么喜欢这个顾姓狂生。到那时再来收拾这个人也不迟,哼,这点耐心他还是有的。蔡庆一面盘算着,一面慢慢踱出中军帐。

自打接到郝连的信,顾惜朝就心事满怀,加上军务繁忙,也无暇再去理会蔡庆。他不从中作梗是最好不过。

平夏城防布置停当,次日大军向东挺进。不日行至太原府附近。

太原府虽不似汴梁那般繁华,却有淙淙汾水穿城而过,令这座北城粗犷中添了几分灵秀。汾水东岸,万棵杨柳随风而舞,与东山上葱郁的古柏苍松遥相呼应。柳絮轻盈如雪,团团簇簇,一派风和日丽之下,温柔地拥绕着太原这锦绣之都。

顾惜朝此时的心情却晴朗不起来,心事随着马背颠簸,微起波澜。郝连春水的信中最令他心焦的,是信最后那一句对戚少商的问候:

“。。。得知顾将军奉命赴西抵御西夏,戚少商大侠已于月前赶往平夏城,与将军会合。。。”

顾惜朝在心里把这一句话细细想了无数遍。照此推算,半月前就应该见到戚少商了。可为什么如今郝连的信先一步到来,戚少商却不见踪影。戚少商到底去了哪里?会不会。。。

一时间,在辽国捉拿辽帝时的惊险历历在目,那份撕心裂肺的痛顿时又充斥心扉。顾惜朝握着缰绳的手,渗出了一层冷汗。

这念头只一闪而过,顾惜朝又自嘲起来。所谓关心则乱,自己也许是太牵挂了,才会这般庸人自扰。前几天半梦半醒中,还险些把杨文秀认作是戚少商。想到此,不禁垂下眼帘,无声地笑了一下。戚少商在中原朋友众多,路途上相遇故知,耽误几天也是情理之中。

只是如今自己又离开了平夏城,不知道会不会因此和他错过。

“顾将军!”顾惜朝的思绪被杨文秀一声呼喊打断。身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密,转眼间杨文秀赶至顾惜朝身旁,“将军,太原城近日想必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这一路上见到不少武林人士往这里赶。将军请看——”

顾惜朝顺着杨文秀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些江湖打扮的人,三三两两匆忙赶路。

“噢,杨将军这么一提醒,我才想起这两天我也注意到一些。”顾惜朝想了想,道:“不过也许他们并非是赶往太原。”

正说着,队伍渐渐慢了下来。“去打探一下,前面出了什么事!”杨文秀命道。“是!”探马应声离去。再走了几步,队伍居然完全停滞不动了。顾惜朝略一思忖,对杨文秀道:“我们还是亲自过去看一下吧。”

刚欲催马,忽听背后一个声音道:“顾将军,这是要去哪儿啊?”回头望去,蔡庆正笑眯眯地盯着自己,满面春风,官帽上的窟窿得意地端坐头顶中央。这几天来第一次见到蔡庆这么好兴致。蔡庆踩蹬下马,悠然掸了掸衣袖,左手举起一卷黄绢,扬声道:“圣旨到——”

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圣旨,顾杨二人互望一眼,随即滚鞍下马,跪地听旨。

“顾惜朝!你可知罪?!”头顶传来蔡庆一声断喝。

顾惜朝吃了一惊,忍不住抬起头,卷发自肩侧滑落。霎那间,心中已然明了,定是蔡庆前些日子吃了察哥一箭,心中恼恨,偷着告了黑状,诽谤自己。也是自己这几日疏忽大意,竟然丝毫没有察觉。赵构和自己之间的那层信任如同薄纸,如今平夏城已得,大宋西线燃眉之急已解,也许赵构也正巴不得有个机会将自己除掉。

自己又一次充当了别人的棋子。并非完全没有料到这样的结果,只是没想到,赵构竟这么心急。顾惜朝忍不住一阵心寒,缓缓低下头,沉声道:“不知身犯何罪。”

“现下朝廷怀疑你私通敌国,故意放走了西夏晋王。”蔡庆回头对左右道:“来人,把顾惜朝给我拿下!”话音刚落,蔡庆身后涌出十几名兵卒,扑向跪在地上的顾惜朝。

“慢着!”顾惜朝突然抬起头,双目如鹰,在面前的兵卒们脸上扫过,眸中射出的那股威严迫得无人再敢靠前。“蔡大人,这可是皇上的旨意?”

“自然是皇上的旨意。难道你还敢抗旨不尊?”蔡庆蔑笑着瞅了顾惜朝一眼。

“不敢。只是觉得这圣旨来的有些不合情理。征西大军,未损一兵一卒,夺取平夏重镇,皇上理应嘉奖才对。大人以为呢?”

“你?此乃皇上的旨意,老夫怎能枉加揣测。”

“若真是圣旨,当然不容置疑。可如果这并非皇上的旨意呢?”

“你,你想说,老夫这是假传圣旨?”蔡庆气得胡子直抖。

“蔡大人,当今皇上英明,怎么可能非但不奖励有功之臣,反倒施以责罚呢?”

蔡庆被问的一时语滞,过了一阵才道:“这、这平夏城,谁知道是不是你和那西夏晋王有什么勾当,他才让了给你!老夫亲眼所见,你们两个亲亲热热地在阵前饮酒;让出城后,晋王又有话一定要对你说不可。。。你这不是通敌是什么?”

杨文秀道:“蔡大人,顾将军做事光明磊落,我相信这其中一定是有误会。”

蔡庆转身看着杨文秀:“杨将军难道忘了,刘法将军身死谁手?又是谁,千方百计拦着不让和西夏人交战。光明磊落? 哼,他和那个西夏晋王到底说了些什么,这里面有什么阴谋,还都说不定呢!杨将军,此人巧言善辩,你千万不要被他蒙骗了!”

正在此时,队伍前方传来一阵骚动,一名探马冲破层层人墙驰了过来,急急下马跪地道:“大人,大人,前面有大群武林人士集会,阻住去路。”

蔡庆正为眼看着就要失控的局面心烦,怒道:“什么武林人士?都是一帮无赖!告诉他们让开!这是朝廷征西的兵马。”

“可是,他们好像,是冲着顾将军来的。”探马说着,偷偷看了一眼跪在身旁的顾惜朝,心中不禁纳罕。刚才只顾匆忙地冲进来报信,竟没看清这里的情势。

“噢?”蔡庆眼睛一亮,顿时换了个口气:“怎么讲?”

“小的听到他们议论说,说顾将军。。。”

“接着说!”

“那些武林人在议论说,顾将军是西夏奸细。他们还抓了一名西夏女子,说是顾将军在西夏的女人。小的也亲眼见到一个姑娘被绑在高杆之上。。。”

=
'我跟大家请个假。11月出游,几乎整整一个月,很可能一点也不能更新了。'


37。

冷清秋觉得时候差不多了。跃上高台,清了清嗓子,扬声道:“各位英雄好汉想必已经知道,烟雨堂这次请诸位齐聚太原,是为了商议一件关系中原武林,甚至关系我大宋国的一件大事!”

冷清秋双眸如火扫过台下,“两年前少室山下那一场血战,不知道今日到场的各位不知是否还记得;但我冷某,决忘不了那笔血债!”台下很多人都在那一场武林大会上或失了同门兄弟,或残了手足。冷清秋的话,好像一只灼热的仇恨之箭,将原本弥漫着躁动和愤恨的人群点燃。

“这两年来,在下每每忆起,都痛恨不已,恨不该百密一疏,让戚少商和顾惜朝那两个武林败类死里逃生;在下做梦都梦到擒住那两个恶贼,替武林除害!没想到,却让这两个人终究成了祸害,投敌叛国,在西夏为将!”

台下群雄开始交头接耳,也有那性子粗烈的开始骂骂咧咧:“想不到这两个人竟然投了西夏!”“他娘的,早知这样,当初真应该杀了他们。”

冷清秋等着台下众人愤恨之情酝酿一阵,接着道:“现如今此二人回到中原。本以为可以有机会将他们除掉,没承想顾惜朝竟骗取了朝廷的信任,作了大宋的征西将军。”

这几句话引得台下群情激愤,不时听到有人高声叫骂:“怎么会有这等事?”“这姓顾的魔头怎么混进朝廷做的官?”也有人喟叹不已:“这样的人来统领我大宋的兵马,我江山危矣,我百姓危矣!”

冷清秋道:“大家说得好!我们江湖武林中人,习武健身,为的是除暴安良,行侠仗义,更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江山社稷不被外人践踏!如今奸人混进朝廷,身为大宋子民,身为武林人士,我们要替民情愿,不能让顾惜朝这种败类继续为害大宋!” 

“冷堂主,该怎么做,你就说吧!”“对,只要能为民除害,咱们肯定跟着出力。”

冷清秋肃然点头,心中却十分开怀。这时身后闪出一名堂下弟子,对冷清秋耳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