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凹在吃饭时,主动上了几个“荤菜”。
第一个是:城里的干部下乡调查,问一个老农:“每天都做些什么?”老农听不清,也听不懂,陪同的乡干部就说:“一天就是一日,你一日干甚?”老农说:“我不行,我老了,我是一天一日,我儿子厉害,一日一天!”
第二个是:一个姓焦的人去医院看病,医生说:“你以后不要和老婆同房。”姓焦的说:“这怎么行,不住在房子里住在哪儿?”医生说:“不要性交。”姓焦的急了,他说:“我爷姓焦,我爹姓焦,我为什么不能姓焦?!”
第三个是:一群考官考核老鼠的本领,第一只老鼠拿起考官给的鼠药,一下子放到嘴里咯嘣咯嘣嚼起来,不但没死,还吃了个肚儿圆。第二只老鼠进来,考官给它一个老鼠夹子,这只老鼠像个杂技演员,把鼠夹抡得团团转。该第三只老鼠上场了,考官们不知该出什么题了。老鼠等久了,也不耐烦了,就说:“你们快点嘛,考核毕了,我还急着去×猫呢!”
第四个是:有人骑摩托车带着猪去配种站配种,但是总配不上,猪总是叫唤,一天到晚哼哼唧唧不安宁。没有办法,又带它去配种,人还没骑车呢,猪先坐到后座上了。过了几天,猪又叫唤不停,只好再带它去配种站,因为下雨,给猪还披了雨衣。谁知才一两天,猪又叫唤个不停。这回主人生气了,骂猪:“让你去配种,你以为让你卖淫呢,还上了瘾了?!”
平凹的脸挺得平平的,把别人笑得前仰后翻肚子疼,他却不动声色。偶尔,他也狡黠一笑,看得出他心中的得意和满足。
除了第一个外,我发现,这几个“荤菜”都搬上了此后的长篇小说《怀念狼》。《怀念狼》也是在保健治疗过程中写完初稿的。
《废都后院》 极目远瞻怒目而视
正是寒冷的冬日,《贾平凹打官司》座谈会却开得热火朝天。
1999年1月17日,西安市第98中学朱雀文学社活动室座无虚席,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省图书评论学会、陕西省版权代理公司、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西安市98中朱雀文学社联合在这里召开座谈会。
平凹刚刚47岁,就写出了五六十种书,九十多个著作版本,诸多作品在国内外荣获大奖,长篇初版开机印数始终在20万册以上,散文一版再版,连他的书画集也成了销售热点。
对此,不法书商早已垂涎三尺,他们看重“贾平凹”这个金字招牌及其畅销不衰的著作。平凹曾说过:“我的书几乎全被盗版过,仅我搜集到的各种假版本就装了一书架。”弄得他也苦不堪言。你看,从《浮躁》、《废都》、《白夜》、《土门》、《高老庄》被盗版,到《贾平凹短篇小说全集》、《贾平凹中篇小说全集》被偷编,从署名“老贾”的《帝京》,到署名“贾平凹等著”和“贾平凹著”的两种《霓裳》,从书名、书号、出版者、印刷者等多项伪称的上下册《贾平凹专辑》、上下卷《贾平凹文集》,到全然假冒却行销天涯海角的《世界不能没有女人》,还有擅自加印再版的《故里》,肆意改头换面的《太白》与《贾平凹散文大系》,等等,据不完全统计,这类侵犯贾平凹权利的出版物竟达二十余种,约占平凹全部著作的三分之一!
《贾平凹打官司》的作者王新民对此感慨万分,他说:“可悲的是如此盗版书竟有读者和市场;可怜的是兜售者不少为下岗职工,且自我辩解为生计而不得已耳;可叹的是读者消费水平和素质一样低,只要能看,明知盗版却要图便宜拣半价书买;可笑的是盗版者肆无忌惮,不择手段,破绽百出,黔驴技穷;可憎的是不法之徒趁民难假借下岗职工之手牟取暴利;可憾的是管理者力不从心,无可奈何花落去;可忧可思的是:如此下去,何以了得?!”
正因为如此,西安市98中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王恒泰老师、朱雀文学社王芹、常文岗、李青、李平、刘阳、范若楠、白文婷、武凡等同学,以及众多与会者纷纷发言,通过座谈《贾平凹打官司》,以期引起全社会对非法出版的高度警觉,唤起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广大读者的法制意识,从而使扫黄打非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生代表分别向平凹和新民敬献鲜花,学校领导向平凹颁发朱雀文学社顾问证书。平凹有过许多闪亮的头衔,而被聘为文学社顾问却是第一回,他幽默地说:“今天还有意外收获。”
之后,平凹也在座谈会上即兴发言,他说:
“来迟了,家里有些急事,很抱歉。我说不了普通话,我用陕西话说。作为《贾平凹打官司》的主人公,作为这场官司的当事人,能参加这个会,我很高兴。感谢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陕西省图书评论学会、陕西省版权代理公司、陕西福锦米业有限公司、西安市98中朱雀文学社,联合召开这个座谈会。
我的这场官司,弈克多年来依法抗争,王新民从一开始就一直关注记录,又写了这本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又把书奉献给社会,这一切,我很感谢。
通过打官司,使我了解了中国的社会和各种各样的人物。使我知道了什么是坏人,也更知道了社会上有好人。可以说这本书是描写反盗版的第一本书,是90年代出版界的一本珍贵资料。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后的人回过头来再看这段历史,更会感觉这本书的重要。
作者很认真,很用心,官司的每一个阶段他都参与着。材料翔实,法律知识丰富,文字很简练,是一本有价值的纪实文学作品。我再次对王新民表示感谢,相信这本书读者喜欢,会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平凹的这个发言,是由我记录整理的,后交他审阅修改成现在这个样子。
座谈会结束,学生们一下子潮涌过来,请平凹为他们签名留念。
在简洁的休息室,平凹乘兴先为“福锦米业”题字,后为朱雀文学社题词:“热爱生活,挚情文学。”因为,这天早上平凹给有病的大女儿送饭,来得匆忙,事先也没打招呼,所以,题写之后没有加盖印章。
我特别邀请我的好友方达到现场摄影,以便保存高品位的照片资料。当我把方达抓拍的平凹照片和我发在《军工报》上的《本期热点:〈贾平凹打官司〉》专访文章送给他时,平凹说:“咋把我照成这个样子,凶狠狠的?”
我反问他:“侵权,你不生气?盗版,你不觉得可恨?你怒不可遏、怒目而视,这才是你真实心态的流露和写照。”
方达拍得很棒。
平凹无话可说。
《废都后院》 极目远瞻三弟石屋
三弟是平凹的乡党,在陕西省地质局开车,他喜欢收藏奇石。
1999年4月17日,我登门拜访三弟,叫我大开眼界。
那是两室一厅的单元房,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进门的客厅不大,平凹的几幅题字却格外醒目。
正对大门的小屋上,悬挂的是“平凹题书”的“石屋”两个大字。三弟虽然没有告知题字的时间,估计应该是1995年前写的。因为早期书画,平凹爱加盖闲章,二是他的落款“平”字是“龙抬头”,第一笔不是一横,而是一撇。而且,“石屋”二字写得并不好,不能算入精品之列。
在进门左侧琳琅满目的奇石架上方,平凹写的四尺对开横幅:“高山流水”,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落款“三弟存,平凹”。这幅字苍劲有力,浑厚大气,应该是平凹的书法精品,让人赞叹不已。
最有意思的是进门左侧悬挂的三尺斗方,平凹先写的是两句诗:“朝起看山岳,夜来伴石眠。”后有几行小字:“三弟有了奇石一屋,每日不大出游,静坐呆看,认石为友,与石私语喃喃。三弟不为弟为兄,弟不为三为三十,皆石字辈。”落款“平凹”。
欣赏了平凹的书法,再观赏三弟的奇石,真是赏心悦目,相映成趣!
三弟的“石屋”,有不少获奖的奇石精品:惟妙惟肖、活泼可爱的宠物狮子,活灵活现、畅游春水的鲤鱼,相依相偎、亲密无间的情侣,等等,还有栩栩如生的林中小鸟,老幼即识的张三狂草,伟人再现的斯大林像,等等,令人目不暇接。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三弟历经三年捡得“平凹像字”石的故事。
1996年冬,三弟去泾河捡石头。因为没有捡着好石头,他就站在筛石机旁看工人干活。工人在筛选细碎的石料,是运往深圳粉碎加工成地板砖的。这个工人叫强兴义,有好看的石头就拿回家,来不及拿的就埋在沙子里。这天,三弟猛然发现埋的几个石头里竟然有一个是黑线画的人脸!这老强硬说是“牛头”。
三弟左看右看:“这不就是平凹家厕所门上的漫画像嘛!”
一样的长脸,一样的隆鼻,一样的阔嘴!
不一样,却更有神的是,一只眼睛大睁,一只眼睛细眯。
三弟说:“这不就是活生生的贾平凹嘛!我终于把你给找到了!”
后来,三弟出车,把老干部拉到秦岭北坡的黑河,趁吃饭的空闲,他跟着李饶到黑河捡石头。跑了一天,啥也没捡到。最后临走,他提着水桶灌水,顺便撒泡尿。他抬脚在河石上踢了一下,一块黑石头跳了出来。他先用尿一浇,再用水一冲,猛一看,是个娃嘴,再细看,这是个白色“凹”字!
有了“凹”,还得找“平”。三弟白日里想,梦里头也想!
老干部到甘肃合水的马连河,三弟开的车。说是去洗车,实际上是思谋着找石头。没想到,车陷进沙窝出不来了。抽了一支烟,三弟去看汽车轮子底下垫的啥东西,把车弄得走不成了?这一摸不要紧,一下摸出个暗红石头,上面是一个金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