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们每天都感觉自己就是犯罪分子〃。我离开周沟不到一年,福建、湖南等地投资者逃之夭夭,两年不到,周沟的财政状况沦为全县倒数五名之列。
我将〃周沟模式〃称为局部经济起死回生的〃休克疗法〃,可惜人走政息!
第二部分 2。改革与折腾从我过去的改革故事…
故事二: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996年12月,我由周沟乡党委书记调任柘木乡党委书记,这是我第三次担任乡镇党委书记,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一次。此时,柘木乡面临三大难题,一是当年遭受了大洪水,全乡各级组织基本瘫痪,全乡60%以上的人民群众等待救济不得而四处逃荒;二是乡干部严重超编和财务管理混乱,导致乡级财政赤字1200万元,大半年没有给干部和教师开工资,干部和教师们普遍悲观失望;三是水毁工程恢复和重建任务繁重,必须在1997年4月前全面完成工程任务,确保人民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用一年的时间帮助乡长理顺柘木乡的各项工作,组织上就将对我另有任用。这是县主要领导给我的承诺。
要突破柘木这样的困局和乱局,没有丝毫退缩的余地,只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必须集中全乡人力、物力、财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水毁工程。我的办法很简单,就是干部带头。因为我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是一条真理。越是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人心反而越容易凝聚,关键看干部。这就像放鸭子和放羊,发挥了领头鸭子和领头羊的作用,混乱的鸭群和羊群自然就会变得有秩序。
我的措施是,命令全乡所有干部(包括部门干部、职工和教师)都必须带头完成和农民同等定额的水毁工程任务,此外还要承担组织领导工作。所有的干部、教师、部门职工,都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工地上,并且起得更早,睡得更晚,更加劳累。干部被〃强制〃表现出的〃表率〃作用,感动了柘木乡的人民群众,仅用了两个月,全乡共完成了20多万立方米土建工程,同时发放〃以工代赈〃的粮食40多万斤。
在群众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之后,迅速转入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战役中。通过清理编制和人员,需要一次性清退编外人员121人,这是比完成水毁工程任务更加艰难的任务。我采取了如下步骤。
第一步,向乡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乡政府财政的收入、支出、负债的真实状况和机构人员编制状况,由大会讨论解决政府财政危机的对策。大会作出的首条决策,就是精简机构和清退编外人员。
第二步,将清退编外人员的具体方案向县委和县政府报告,获得县委、县政府批准柘木乡清退编外人员的批复,进一步确定清退编外人员的合法性;同时,组织靠得住的财务审计专班,清理乡和区(管理区)两级财务,解剖财务危机的原因,并掌握各类干部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
第三步,坚决执行政策,大幅减少农民负担,财政〃收入〃(摊派给农民的负担)较上年减少40%以上;同时,量入为出,大幅削减干部的〃特权待遇〃。
第四步,制定清退人员的补偿标准,一年补助一个月工资。
第五步,将清退人员的工作〃包干〃到乡党委和乡政府主要领导,估计最难清退的三个〃老干部〃由我和乡长负责,其余的人,原则上谁违规批准进来(体制)的,谁负责清退出(体制)去,实行〃人包人〃责任制。要求一对一、有针对性地做具有代表性的编外人员的思想工作,要求〃超编〃人员主动离开,自谋出路。对〃通情达理的人〃,要帮助他们找出路,对〃对抗的人〃,要逼迫他们自己找出路。既要培养正面典型,也要准备反面典型。
第六步,做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方案,防止和打击少数人〃闹事〃。
第七步,召开全乡人民代表、村组干部以上干部、教师、党员的千人大会,请出老干部、老党员发言,坚决拥护和支持党委和政府减轻农民负担、精简机构的正确决策;请〃自谋出路〃的正面典型发言——过去到乡政府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需要,现在回去也是党和政府的需要,更是人民的意志,无条件服从;对有经济等问题,又不愿意自谋出路,还扬言闹事的〃反面典型〃,宣布党委和政府立案审查的决定;最后,宣布党委和政府〃一刀切〃清退121人的决定。
第八步,安慰,清算补助,送人,并帮助再就业。
在上述步骤进行中,发生了一件绝妙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预计121人中最难清退的3个人中的最关键的一个人,神神秘秘地找到我房间,拿出县上一位领导为他求情的亲笔信的复印件。信中说,该同志曾经是省劳模和省人大代表,过去在村支书岗位上有突出贡献,只是因〃计划生育一票否决〃而受了处分,后组织上为了照顾他和调动全县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才安排在乡政府城建办工作,这是县乡两级领导都同意过的。他希望我在这次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工作中,对该同志要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区别对待。
一开始接到这位领导的亲笔信的复印件,我着实为难,不知怎么答复。但马上转忧为喜,对这位神通广大的老同志说:您回去吧,我们都是党员,都应该照领导的指示办!
送走这位省劳模和人大代表,我连夜进城,找到这位领导,将他写给我的亲笔信的复印件交给他,并轻描淡写地说:因为没有收到原件,所以特来当面请您指示。他接过复印件,看了几十秒,然后严肃而坚决地说:这是伪造的,这个人要坚决清退回去!
我又连夜返回乡政府,还没有到房间,这位省劳模和人大代表就等着我了。还没落座,他就主动请求,要在清退超编人员的动员大会上第一个发言,坚决支持党委和政府的正确决策。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我虽然耍小聪明解决了这颗〃钉子〃,但我知道,我不仅得罪了这颗〃钉子〃,更得罪了那位领导。
动员会上,这位老同志的发言非常精彩。他说:由于自然灾害,我们柘木乡8万父老乡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由于灾情和管理不善,我们柘木乡的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实际上早就崩溃了)。过去,组织上让我们到乡政府来工作,是党和人民的需要;今天,组织上要求我们回去,也是党和人民的希望。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我现在当着全乡父老乡亲的面表态,无条件服从组织安排,带头回家,不吃老百姓的俸禄,靠双手养活自己,不给共产党丢脸。
由于有这位老同志的精彩发言,会议比预想的要成功许多,很多原本要讨价还价甚至闹事的人,看到这位老同志的态度和行为,都不得不接受了现实。
顺利送走了121人,心里又有些难受起来,我选了六位清退人员代表,在乡政府为他们设宴送行。席间,〃钉子〃——省劳模和人大代表竟然失声哭了起来,他说:李书记啊!我16岁就开始当大队团支部书记,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发下誓言,一辈子跟着党走。你现在要我回去,我一不会耕田耙地,二不会插秧割谷,什么农活都不会,回去能干什么呢?真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跟着共产党,只学会了作报告!大会小会,在本子上写几个字,就能讲几个小时,讲得群众服服帖帖地听党和政府的话,各项工作都得第一。李书记,我这个省劳模和省人大代表不是吹出来的,是干出来的。李书记啊,我这把年纪了,不会干的你要我去干,会干的你不要我干,你叫我今后怎么办呀!你就留我在乡政府看大门吧,我不要政府一分钱!他的真情表白,在场的人无不动容,我也一时不知所措,就像犯了罪,一个劲敬酒赔不是。
121人平静清退后,压在心头的石头落地了,于是我离开了柘木,到武汉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学习刚满一个月,突然接到乡长的电话,说柘木乡茶卜村一个农妇和村干部发生争吵,服毒自杀,现在死者尸体抬到了乡政府院内,街道上、公路上人山人海,请求我回去处理这个突发事件。
回到乡政府,数千人将整个集镇挤得水泄不通。我找来几个〃贴心人〃了解情况,各方面情况汇总后表明,鼓动闹事的主要是121人中的一部分。目的就是想借这个突发性事件压县委(县委和政府的救灾政策不落实,灾后不仅未及时救济百姓,还安排了夏季税费征收任务,是这个突发事件的主要原因),将我赶出柘木。县委为了不扩大事态,也为避免省委的问责,很快和〃闹事者〃做了〃交易〃,撤销乡长和书记的职务,并同时调出柘木。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全身而退,没有承担任何责任。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实际上也是我〃耍小聪明〃得罪这位领导的〃报应〃。
三个月后,121人中的绝大多数都回到了原来的岗位,和周沟乡相似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机构设置也全部废除。李昌平在柘木乡的五个月〃新政〃,以彻底失败而告结束。
第二部分 3。改革与折腾从我过去的改革故事…
故事三:上蒙下,难!下蒙上,易!
1995年8月,我在山东省威海市挂职学习。发现山东老百姓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是用〃补差价〃完成的(通常情况下,粮食收购价会比实际的市场价格低一些,〃补差价〃的方法主要是,允许农民在完成粮食任务时,仅按每斤0。05―0。10元的差价交给粮食部门,就算完成任务了,而粮食部门则从粮贩子手中购买粮食,或从陈粮中调出。具体情况比较复杂,但对于农民来说,有了交易的自由,提高了积极性,对于国家来说也并未有任何损失,降低了粮食收购任务当中的制度成本,搞活了经济),粮食市场是开放的,国营粮食部门和民间粮食经营主体都可以在市场上收购粮食,民间粮食收购、加工、运销非常活跃,干群关系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