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字后嘴角抽了抽,难怪这为太白兄抽风了,原来是在担心这个问题啊。不过现在有个番人敢不开眼来扰大唐呢?太白兄这是瞎操心了。
在崖山抽风了一段时间后李好又恢复了正常的样子,害的他身边的五个女孩子白担心了一段时间。好象自从李好从长安出来后他似乎经过一些特别的地方的时候都会有一种特别奇怪的神态出现,但是经过她们暗地里查过后这些地方根本就没发生过什么事情,甚至连和李好的交集都没有,就是不知道李好为什么到了这些地方会失态。(未完待续。。)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涯海角
其实李恪也在查这个问题,只是他们都没查出什么结果,只知道这是李好个人的秘密就完了,其他什么都查不出来。李好也知道他们在查这些,也知道他们是在为自己好,但是有些秘密注定是无法与别人分享的,只能放在自己肚子里,所以他到了那些地方才会失态。
船再行走一段时间就到了琼洲海峡,然后转向海口登陆,李好他们将沿着海边走陆路环岛走上一圈到时再回到海口然后登船往北而去。这个时候来海南不是最好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的海南很热,中午几乎不能出门,所以他们都是选择早上和下午比较晚的时候出行的。李好看了自己命人栽种的那片橡树林,确实如管林地的人报告的一样长势不错,有的已经可以开始出胶了。所以李好他们就在这片林子这里多停留了几天告诉那些管林地的人该如何采胶然后收集好到时全部给自己发过去,这个东西是真正的有大用的。
至于随行的李恪他们的好奇被李好直接无视了,这个不太好解释,但是成品出来后他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李好总不能告诉他们橡胶一词来源于印第安语ca,意为“流泪的树”。天然橡胶就是由三叶橡胶树割胶时流出的胶乳经凝固、干燥后而制得。天然橡胶主要来源于三叶橡胶树,当这种橡胶树的表皮被割开时,就会流出乳白色的汁液,称为胶乳,胶乳经凝聚、洗涤、成型、干燥即得天然橡胶。1770年。英国化学家j。普里斯特利发现橡胶可用来擦去铅笔字迹。当时将这种用途的材料称为rubber。此词一直沿用。橡胶的分子链可以交联,交联后的橡胶受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具有迅速复原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橡胶是橡胶工业的基本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轮胎、胶管、胶带、电缆及其他各种橡胶制品。
估计等李好一介绍完别的问题全部都出来了,自己更加没法解释,所以还不如不解释了,到时让他们看到成品就知道这东西是干吗用的了。李好离开橡胶林的时候还特别把管林地的人全部召集过来给他们发了奖金什么的。在管林地的人里面他竟然还看到了几个黎族的人。工头跟李好说这个是自己做主招聘的,因为这周围的汉人并不多,而且这里的黎族的人民和汉人的关系非常好,李好听了不置可否,但他也没指责那个工头,奖金也照样给那几个黎族的人发了。
离开这里后李恪问李好是不是对那些黎族人不满意?李好否认了,他确实没有对这些人不满意,他只是突然看到自己的队伍里有黎族的人觉得有点好奇而已。这时那个负责海南开发的官员同李好介绍说这里的黎族人对汉人其实很好的,毕竟来到这里的汉人除了后来过来开发的先前过来的要么就是逃难过来的,要么就是被贬过来的。基本都属于落难者,这里的黎族人民纷纷伸出了手帮助他们在这里安家什么的。
李好想了下然后吩咐那个负责海南的官员。叫他以后把这些黎族人也纳入管理范围,让他们的小孩去上学,学习汉语还可以学习各种耕种技术什么的。李好这人其实很好说话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而且黎族的人在历史中也没听过和汉人有什么很大的纠纷,所以鉴于这些李好觉得可以给黎族人民和汉族人一样的待遇,让他们早点溶入汉人的文化里面去。
从橡树林离开后在走上几天他们就到了后世的三亚这个地方,这一路他们也感觉不到什么辛苦,早上赶路的时候那海风还是很清凉湿润的。中午的时候他们根本就没活动,找个阴凉有风的地方休息去了,或者去那些比较漂亮的地方看看然后找个地方睡一觉什么的。不过到了三亚后李好就有点小兴奋了,这里他曾经来过,不过因为跟团,所以被坑了,很多地方都只是匆匆经过,而且这里很多地方都是要收门票的。现在他们过来这里谁敢问他们要门票?另外这里现在也没开发去来。李好带着一群人要去的地方就是后来的天涯海角,不过,这个时候这个称呼还没有的。
天涯海角位于三亚不远处的天涯镇下马岭山脚下,前海后山,风景独特。海边那一对拔地而起的高10多米,长60多米的青灰色巨石赫然入目。只是现在这两块大石还没刻有“天涯”和“海角”字样;这等着李好来命名了。李好亲自用笔写了四个大字,天涯海角,意为天之边缘,海之尽头。然后让随行的那个官员到时把这四字刻在两大石头上,从此“天涯海角”就是由此得名,另外的“南天一柱”、“海判南天”也被李好全部抢先命名了。到时这里这里融碧水、蓝天于一色,烟波浩瀚,帆影点点。椰林婆娑,奇石林立,如诗如画。那刻有“天涯”、“海角”、“南天一柱”、“海判南天”的巨石雄峙南海之滨,将成为海南一绝。
把这些干完李好才心满意足的准备离开,这让一行人又想看怪物一样看他,不过他并没在意再些还顺手在边上的一块大石头上又写了一句“风景奇观,天生自长,后人如有围门收费,生儿子没屁眼”只是看到众人一副看怪物的样子看自己,李好只好汕汕的写了这几个字署了一个名然后灰溜溜的离开了,不能太丢脸啊。他没想到的是那位随行的官员后来还真把这几个字也刻上去了,这让后世的某些想圈地卖票的人恨的牙痒痒的,却又无可奈何,谁叫那位来自大唐的才子那么不靠谱呢,那样的话竟然还写在石头上刻成字。
离开这里后他们的行程又加快了,因为沿途的风景都没什么好看的了,就这样花了一个多月他们把海南岛游完然后起程往北而去了,中途就去看了崖山的石刻停留一会一直到泉洲才会停靠然后上岸看下就走。(未完待续。。)u
☆、第二百一十四章 流求
从海南出发他们航行了不少时间才到泉洲,路上的时间其实很枯燥的,但是因为他们中间多了一个人所以就没那么枯燥了。```李好自己本身就是个耐不住寂寞的人,所以他带着船上的人没事钓下鱼或者搞点娱乐活动什么的,所以这一路走来都是欢声笑鱼的。尤其是自己弄上来那些个大味美的海鲜更是让船上的美人都难以忘怀啊,特别是李好,这种在后世无论什么时候都能卖的超贵还不一定买的到的东西最让他喜欢了。那几斤重的龙虾,海碗大的蟹,还有两三斤重的白鳝,这些可是纯天然无污染的东西哦。
大船在泉洲靠岸后休息了一天把所有的人安排好后,李好和李恪两人又换了专用的船往流求赶去,除了开船的,船上只有他们两人,其他的人都没带。在流求靠岸后立刻就有士兵过来检查船只,见是李恪带人过来了立刻就放行让他们上去。在那些士兵的带领下他们行走不远他们就见到一个很大的军营,周围还有不少百姓的生活区,这些都是一些随军的家属什么的。
这只军队可是真正李恪自己的军队,没有在大唐备案的,所有的兵将都是他亲自挑选的,管事的人是他的心腹。这个地方还是李好帮他选定的,计划也是李好当初给他的,而且这里目前除了李好知道外还没有其他外人知道的。两人在军营里见到了管事的,也见到了其他将领和士兵,个个都很魁梧和健康。可以看到李恪完全按照自己的要求在打造这只军队。伙食什么的都很好。
见李恪来了所有的将士都给吴王行了一个军礼。李恪也给他们回了一个礼,然后就是同他们介绍李好。要知道这里所有的操作规范包括部队组建都是李好参照李二的精锐黑甲军然后加上后世的一些制度在里面,这些人开始对这些并没放在心上,只是按照李恪的要求严格执行而已,但训练一段时间后他们才发现制度非常的合理非常的有用个个对这个设计佩服的不得了。现在终于让他们见到真正的人,而在听说李好还是大唐军事学院的祭酒,指挥过西征的大胜这些人更是佩服的不得了。
不过他们却没法上战场,只能在这个远离大陆的小岛上进行训练。顺便和这岛上的土着玩玩,这实在让人提不起什么兴趣。他们在这个岛上已经有几年时间了,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事情也只能靠报纸了解,其他时间一直都是在训练,岛上那些不听话的土着基本已经被他们剿灭干净了。
李好看到他们转向黯然的眼神立刻明白了他们心里想的什么,那个军人不希望多杀敌让自己建立更多的功勋呢。不过这次他和李恪来这岛上就是给他们新命令的,也就是说他们有事做了。其实其他的时间再过几年大唐的局势就要开始明朗了,到时他们任务就知道了,不过这些事情现在不能告诉他们的。
李好制定的新计划就是让他们从流求出发向东到真正的琉球岛上去,然后开始征服那些地方再慢慢往北而去加入到倭寇的内战去。去那边掠夺更多的财物和人力并让这只军队见见血。形成真正的战斗力,一支没上过战场的军队无论训练的多好都是不可能形成真正的战斗力的。李恪之前就有点心痛李好要把自己的军队拉上战场。但是被李好教训一番后他也明白这个道理,真正的好士兵都是经过战场洗礼成长的,所以现在忍痛同意李好的这个计划,让自己的军队进入到真正的战争里面去。
与李恪不同的是,这些将领听说要带兵打仗了个个兴奋的不得了,上了战场就意味着自己建立功勋得时候到了。这是唐朝,不是后世的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