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禧太后养颜长寿秘笈-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搬运。  两上澡盆,外表上看,一模一样,但盆底下司沐的宫女们都作了暗记,她们十分熟练,一摸就知道,因为,这两个澡盆,功能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用于洗太后身上的,一个用于洗下身。这是绝对不能混淆的,一旦出错,后果就不堪设想。    

    

  太后洗澡的专用托盘内,整齐地码放着干净整洁的毛巾,规规矩矩的,一溜叠起来,25条一叠,整整齐齐的4叠,共100条。这4叠,像一座小山一样,压得每一个侍女出不来气。  令人惊奇的是,每一条毛巾,都用黄丝线精心绣绘着金龙,一叠是一种姿势,有矫龙昂首的,有游龙戏珠的,有腾跃喷水的,有回头望月的,形态各异,美不胜收。每条毛巾的边缘,还都是用黄金丝线锁的万字不到头的花边,看上去非常的美丽精致;再加上熨烫整齐,用紫红色的木托盘衬托着,分外的华贵耀眼。    

    

  西太后换上浅灰色的睡裤,自己解开她自己上身衣服的纽绊,然后坐在矮脚椅子上,等候四个司沐宫女前来侍候洗浴。  司沐的宫女用第一个银澡盆,为太后洗上身。这次洗上身,与其说是洗澡,不如说是擦澡。  太后坐在那里,四个侍女站在太后的左右两旁,开始悄无声息地工作。  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活儿,干起来也格外不轻松:出手要迅速,要准确,还要从容不迫,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熟练、灵巧,不容半点松懈和苟且。    

    

  四个侍女,分四面站开,由一个侍女领头,另三个完全看领头侍女的眼色行事。  第一步是擦揉皮肤:领头侍女取来半叠毛巾,浸在水里,捞出来后用手拧干,分给另三个侍女,然后一齐打开毛巾平铺在手上,分别轻柔、缓慢地给太后擦胸、擦背、擦两腋、擦双臂。擦完之后再换,前后六七次。这样擦拭,十分重要,能够把所有的毛孔眼都擦得张开,全身会感觉轻松舒适。    

    

  第二步是擦拭香皂,通常是用宫里精制的玫瑰香皂。  第三步是擦净身子,要轻轻地擦净,肌肤要干净,否则,太后睡觉感觉不适,就会大发脾气。  第四步是洒香水,夏天用耐冬花露,春天、秋天、冬天则用玫瑰花露,用量很大。    

    

  最后,四个侍女,每人一条干毛巾,把太后上身各个部位,上上下下的都擦一遍,然后取一件纯白绸子偏衫,胸口绣一朵太后喜欢的大红花,没袖,没领,穿在太后身上,外面再罩一件绣花睡衣。  值得一提的是,西太后很讲究沐浴,宫里至今还留有她曾用过的沐浴方:    

    

    宣木瓜一两,    薏米一两,    桑枝一两,    桑叶一两,    青皮一两,    净蝉衣一两,    甘菊花一两,    萸连四钱,    茵陈六钱。    共为粗渣,   盛布袋内,    熬水浴之。


第三部分:起居生活休闲的夜色时光—泡指甲、洗脚

  西太后一生之中,身体发肤,最看中三样,一是头发,二是皮肤,三是指甲。  一般女人都看重前两样,为什么西太后格外地看重一般人都不大重视的手指甲?  西太后的宫廷女画师、美国人卡尔,给西太后画过许多像,她画像中的太后,面目清瘦,手指甲特别的长,尤其是大拇指、无名指、小手指。  这么长的手指甲,养护起来自然非常不容易。爱美就要付出心血,当然辛苦的自然是太后身边的宫女了。  每天晚上,太后临睡觉之前,她的手指甲,都要洗,要浸,要泡,还要校正。特别是在冬天,手指甲容易干脆,要格外地小心。  指甲分为片指甲、筒指甲两种。  片指甲是指大拇指甲。修剪的时候,要修成马蜂肚子形状,片大,好看,故称。  筒指甲是指无名指、小手指甲。修剪之时,要修成半圆筒子形状,故称。  指甲是一个人的健康标志之一,身体各个部位的健康状况,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在手指指甲上。指甲要厚实,要鲜亮,要硬朗,要有光泽,要有韧性。这才是良好的指甲。否则,有黄斑,有裂纹,有残次之类的,都是不健康的状态。  给太后洗完脸、浸完手臂以后,司沐宫女留下两个,专门为太后洗刷、浸泡手指甲。  侍女小心地取来玉碗,圆圆的,比茶杯大一点,将玉碗内盛满热水,依次将指甲泡软,将变了的校正直了,将不端正的用小锉锉端正了,再用小刷子把指甲内外,统统都刷一遍。然后,用翎子管吸上指甲油,涂抹均匀,最后戴上黄绫做的指甲套。  泡指甲工作,这才基本结束。  据说,西太后还专门保留了一个小盒,用于收存整套修理指甲的工具,包括:小刀、小锉、小剪、小刷子,还有长钩针、翎子管、田螺盒式指甲油瓶等等,一概都是白色的,都是外国进贡的。4)  洗脚  满族的女人,不缠足,天生的对于脚讳莫如深。  西太后对于自己的脚也不例外,格外小心,对于鞋袜也是很讲究。  她说:鞋子和袜子,一点也不能委屈,稍微不合适,就会全身不舒服。  她的袜子都是纯白棉绸由内府精心制作的,大小正合适,穿起来也很舒适。她有一套方法,用于检验鞋袜是否合适:脚前脚后,有两道合缝,前边的缝像梁柱一样正在脚背之上,如果线掐得不直,线又缝得有紧有松,袜子就容易在脚上滚动,袜线自然歪歪扭扭的。  鞋袜都如此讲究,太后对于洗脚,就会更加不松心。  女官何荣儿说:  太后洗脚,不仅是为了卫生,更重要的是为了保养。说穿了,有点小病小灾的,洗脚比吃药还便当。  御医每天都要派遣送苏拉送一付保平安的药方,称为平安帖子。御医还有一个职责,就是给太后斟酌洗脚的药物。  储秀宫的宫女们,都把给太后洗脚看得很重,谁也不敢怠慢,对于洗脚水,同样也是十分地讲究。  三伏天气,空气潮湿,就用杭州菊花水洗,煮沸腾之后,晾温了再洗。这样洗脚,能够让太后清眩明目,全身凉爽,两腋生风,保证不会中暑。  三九寒冬,天气极冷,就用木瓜汤洗脚。这样,能够活血暧膝,四肢温和,全身柔暧如春。  西太后很喜欢银盆,洗脚的也是用银盆,是内府用几大张银片,严格按照尺寸剪裁好以后,拿银铆钉联缀而成的。  洗脚盆的中间,是木胎,盆边卷出来,像斗一样,平底。  太后的这个银洗脚盆,比普通的洗脚盆要深一些,为的是泡脚方便,是内府工匠精心制作之物。  银盆还有一个功能,就是防毒。西太后之所以喜欢银制品,恐怕深意就在于此。  木胎是能够保持热度,不容易散热。盆边卷起来,是为了放脚方便。平底,是好移动,也好放置。   太后洗脚,每次也是用两个盆:一个放置熬过了的药水,一个是用于放清水。  洗脚时,先用药水洗,然后,用清水洗。洗时要轻重适度,揉搓要用力,但又不能过了。  侍候太后洗脚的,专有四个太后信任的贴身侍女,洗脚时用两个侍女。  洗脚的时候,太后往椅子上一坐,嘴里不停地跟身边的侍女说闲话,一边舒服地享受着侍女为她全身心的洗脚服务。如果要问生活在西太后身边的人:太后宫里,什么最重要?  她们会清清楚楚异口同声地回答:睡觉!  女官何荣儿说:  宫里头,最最重要的事,依我看,就是睡觉。  一切行动坐卧的安排,都要以睡觉为主。皇帝、皇后、太后、小主、格格们,都要睡小午觉。  早晨要早起,不论春、夏、秋、冬,五点至六点即起来,七点以前要梳洗完毕,就是小主在屋子里闲坐,或庭院里溜湾,也必须光头净脸。  皇上也是最晚九点至十点间就寝,到十一点至一点之间,正是浓睡的时刻。  白天也是这样,十一点至一点;必须午睡,这叫得天地阴阳的正气,是健康长寿的秘诀,是精神畅旺的保证。  宫廷祖宗的家法,绝不许晚上贪玩熬夜不睡,也不许早晨睡懒觉不起床。  宫里上下几千人,都要切实遵守这个规矩。  老太后更是精神旺盛,就是在园子里,也从没有在五点以后起过床。  这是大清国入关以来的传统,老祖宗列代传留下来的家法。  谁要是怠慢了这个制度,贴身的宫女或太监就要传杖挨板子,打宫女、太监,看你当主子的脸往哪里放!


第四部分:秘殿欢娱一生喜欢看戏(图)

  1)  清宫戏台清代宫廷之中,戏台数量不少,种类也较多。从规模上讲,大约可分成小戏台、大戏台两类。  小戏台,就是皇帝、后妃们生活的宫室之中搭建的小型戏台,通常在三米见方左右,台面高于地面大约数寸至盈尺,戏台面积小,结构也较简单,上演的一般是宴饮戏、太平歌、清唱戏、岔曲和杂耍等等。  这类的小戏台,紫禁城内主要有:  丽景轩小戏台,西太后生活的储秀宫后之丽景轩西面;    

    

  怡情书史戏台,西太后生活的长春宫室内西间;  景祺阁戏台,景祺阁西间,邻近西太后寝宫乐寿堂;  漱芳斋小戏台,位于漱芳斋后殿西间,坐西朝东,方形亭式台面,上悬乾隆皇帝御书题匾:风雅存。台前两边,是古琴状的御题对联。  这四个宫内小戏台,和中南海之纯一斋、颐和园之德和园,都是西太后经常看戏的地方。  大戏台,就是规模较大的宫内戏台,通常是三层,建筑宏伟,工程浩大,主要用于上演群仙祝寿等九九大庆戏,每部二百四十出,连台演出。  清宫内最著名的大戏台,主要有两座:  寿安宫大戏台——乾隆皇帝为其母亲六十大寿庆典而搭建的大戏台;十年后,太后七十大寿,正式建造成三层大戏楼;  宁寿宫畅音阁大戏台,是西太后最爱看戏的大戏台之一。      畅音阁一带位于宁寿宫东路,也是一个狭长的宫区。    畅音阁是紫禁城中最大的一座戏台,始建于乾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