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慈禧太后养颜长寿秘笈-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更珍爱美丽、华贵的东西,更喜爱漂亮、英俊的男子,她们对于他们的头发、皮肤和仪容之美以致整体的气质、风度,更加关注,也会更加倾注自己的心血和注意力。  六朝时代,人们生活在自由自在的空间之中,过着悠闲自得的生活。  这个时期的男人们,很大胆,很直爽,对于美有着直观的喜爱和追求。  这个时期的女人们,也一改往日的羞怯、矜持和含蓄,不仅讲究自己的容颜美丽,也注重男人的仪表,更懂得大胆地赞美男人,欣赏男人。  《世说新语》称:  曹操自以形秽,欣赏他的下属崔季。崔氏声姿高畅,眉目疏朗。  爱美的曹操,一定要他代替自己,以主人身份接待匈奴使臣。  但崔氏之美,只是仪表之美。一代奸雄的曹操,气势逼人,他是无论如何也学不来的。所以,匈奴使臣,一眼就看出了他是冒名顶替的,是假货。  比起崔氏来,潘岳似乎更加俊美一些,不仅男人们喜欢,女人们更加喜爱,甚至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至洛阳,妇人遇者,莫不连手萦绕,投之以果,遂满载而归!  女人们如此喜爱潘岳,痴迷潘岳,后来,姿容美丽的潘岳,就成了美男子的代称,人称:潘安貌、潘安仪容、玉貌潘郎。  诗人李白写道:遥知向前路,掷果定盈车。  诗人温庭筠诗云:玉貌潘郎泪满衣,昼罗轻鬓雨霏微。  诗人庚信写诗称:    

  结客少年场,春风满路香;  歌缭李都尉,果掷潘河阳。    

  还有女性,则更加大胆,她们敢于用诗歌,直接地表达自己对于心仪男子的倾心和爱慕:    

  春日游,  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  纵被无情弃,  誓不休!  三  在中国古代,由于女人的痴迷、喜爱和近乎变态的倾慕,有些男人的美,就近乎夸张和病态了:  身形瘦削,面容苍白,白晰温润的身形,美目盼兮的眼睛,顾影自怜。  女人们赞美王恭,说他:濯濯如春月之柳!  女人们赞叹李安国,说他:颓唐如玉山之将崩!  女人们羡慕夏侯太初,说他:为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女人们近乎疯狂地欣赏沈约腰瘦,说他:如柳细腰,真正男儿之美!  这个时期的女人们,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沈腰如何个瘦法?  他自己这样描述:  外观傍览,尚似全人。而形骸力用,不相综摄,常须过自束持……  解衣一卧,支体不复相关……  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  这真是瘦得可怜!  据说,沈氏每天只吃一匙饭;炎炎三伏天,他要戴棉帽,温火炉。  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偏偏被世人赞美,称赞他的美为沈腰!  《法喜志》说:一时以风流见称,而肌腰清癯,时语沈郎腰瘦。  潘貌、沈腰,就成为那个时代男人之美了。  比起潘貌、沈腰来,更有女人之态的,就是三国时期的大清谈家何晏了。  何晏是如何的病态美?  《魏书》之《何晏传》说:  何晏,姿容俊美,面部极白。  魏明帝怀疑他脸上涂了脂粉,特地在炎炎夏日,赏赐他一碗热汤饼。  魏明帝就站在一旁,看着他吃。大热天气,吃这碗热汤饼,自然满头满脸是汗。  何晏一边吃,一边不停地擦,他的面部不仅没有退色,反而更加白嫩娇美!  魏明帝疑惑不解,用手亲自去摸,吓了一跳。真的是面白如粉啊,不是涂脂粉!  就是这位宝贝,喜欢穿女人衣服,喜欢照相,喜欢顾影自怜,暗自流泪!  《颜氏家训》在谈到这个时期的风尚时说:      梁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这种爱美的风尚之下,娈童之癖,就成为一代之时尚了:    

  可怜周小童,  微笑摘兰丛。  鲜肤胜粉白,  漫脸若桃红。  四  然而,细细推敲,女人的一生,实际上是自恋的一生,她们更爱自己。  她们是为感情而活着的,她们的一生,注重自己的仪容,讲究养颜和美丽。  她们是用感情来思维的,也是用感情来理解人生,认识人生的。  她们一生都是为情而生,为情而长,为情所惑,为情所困,真正是一生没完没了的不了情。  女为悦已者容。  其实,女人爱美,首先是为自己,然后才是为欣赏自己的人。  女人很欣赏美,也懂得如何去美,她们更渴望知道怎样才能养颜美容,让自己长期保持美。  女人对于环境的要求是很高的,她们一生都希望有一个安宁的居室,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无拘无束的世界。  有了这个世界,她们会创造奇迹:让居住的卧室干净整洁,让清香飘荡在每一个角落,让生活用具富于个性,让每一个装饰品都富于温情的色彩。  她们生活优裕,思无邪僻,心静意定,心平气和。  《大藏经》说: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平气和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这样,她们在安宁的居室和健康的心境中,讲究美食、美饮、美茶,在美酒飘香的宫院之中,快快乐乐,笑逐颜开。在这样的氛围之中,她们能不容颜美丽?  唐代大诗人韦应物写道:    

  俯饮一杯酒,  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  意欲凌风翔。    宫院中的女人们,更是会把养颜美容当作一生的事业,她们更加重视自己的容颜美丽,更加愿意自己青春永驻,风采照人。  宫室之中,香药是女人们的一生所爱,也是她们每天所必须的俏品。  宫中女人们,面对堆积如山的香料,面对上好的沉香、檀香、陆香、郁金香,她们喜上眉梢,充分使用这些香料,于是就有了熏香、怀香、含香、袖香,每天都是香气盈室。  唐代大诗人王建在《宫词一百首》中写道:    

  供御香方加减频,  水沉山麝每回新。  内中不许相传出,  已被医家写与人。    

西太后是宫中女人的成功者。  她用自己的智慧、勇气和魄力,获得了权势,对泱泱大国实施了近五十年的统治。她以女性独特的手腕和方式,毅然决然地推行自己的主张,令她的臣民们恭敬、顺从和敬畏。  她知道自己是女人,知道女人的天份就是享受生活。  她拥有自己丰富的情感世界,充分享受女人应有的生活和欢乐。  她知道什么是安宁舒适的生活,懂得如何开心地过好每一天,享受每一个时刻。至于国家如何?民族如何?不去管它!  她知道女人一生需要什么,知道如何使用权力,去为一个女皇寻找青春永驻的灵丹妙药。  她更知道一个女人一生的养颜美容之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心静,心静自然气和,气和自然意定,意定自然神安,神安自然行宽,一切美妙,于是就在自己品味。  其实,养颜美容之道,就在养心,就在开悟。  宋代高僧昭觉克勤,写过一首《开悟诗》:    

  金鸭香销锦绣帏,  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  只许佳人独自知。    

  宋代大文豪苏轼,更懂得养心的超尘之境:    

  杏花飞帘散余春,  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  炯如流水涵青苹。    

  花间置酒清香发,  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  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  唯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  但见绿叶栖残红。    西太后就很欣赏这:只许佳人独自知                 和  明月入户寻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