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蜀郡避难。当走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时,将士鼓噪不前,要求消灭祸国殃民的杨家豪门。杨国忠被将士杀死。将士又请玄宗杀贵妃以息天下怨,可怜“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竟被缢杀于逃亡途中。
长安在大约十几天之后陷落了。玄宗准备从马嵬坡继续向西逃命,乡民父老遮道请留,玄宗不听,百姓无法,又转请皇太子留下。皇太子李亨于是北上到了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因马嵬坡上玄宗已有诏令太子继位,李亨便接受群臣表请,于危险之中即位称帝,重新集聚力量,开始对安禄山进行反攻。
安禄山自天宝十四年叛乱,先后攻陷两京,第三年,被他的儿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在至德二年称帝。不久长安、洛阳为唐军收复。第三年,他又被安禄山的副将史思明杀死。史思明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先称燕王,后称皇帝。第三年,他也被儿子史朝义杀死。史朝义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称帝,两年后,兵败势穷,上吊自杀了。
四、诸子争位悲惨晚年
至德二年(公元758年)末,当唐军收复了两京后,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路过马嵬驿时,触景生情,黯然神伤,祭拜了杨贵妃墓。到达长安后,玄宗就住在兴庆宫里。肃宗李亨不时来问候他,他有时也到大明宫去看望肃宗。左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宦官高力士一直保卫、侍候着玄宗。肃宗又叫梨园子弟天天奏乐、唱歌、跳舞以供他消遣。可这种生活并没有持续到底。玄宗经常在楼上徘徊观望,百姓经过这里,一看到玄宗,往往跪拜,并高呼“万岁”。玄宗常在楼下安排酒食招待客人,并在楼上宴请将军郭子仪和王铣等人,还送给他们好多东西。玄宗并没有东山再起的用意,但却引起了肃宗的猜忌。由此,父子间的矛盾便尖锐起来了。
玄宗活了77岁,当了44年皇帝,有30个儿子,30个女儿。在这么多儿女中,他是有偏爱的。他宠爱武惠妃,早就想废掉太子李瑛,立武惠妃所生子寿王李瑁。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武惠妃的女婿杨洄诬告李瑛、李瑶、李琚等在一起商量异谋,玄宗便把这3个儿子赐死了。太子李瑛是玄宗的第二子,在他死后,论资排辈,第一个是长子庆王李琮,但他曾在打猎时被野兽抓破了脸,当皇帝不雅观,而且德才平常。接下来就轮到第三子肃宗李亨了。在朝臣们的争取下,玄宗经过一年多的再三考虑,才勉强立了李亨做太子。以后李林甫为了迎合玄宗和武惠妃,总想把肃宗废掉,立寿王李瑁当太子。无奈,肃宗非常谨慎,没有大错误,并有一些朝臣积极保护,屡次转危为安,太子地位才算保住了。因此,他早对玄宗积怨在心。肃宗被立为太子后,做皇帝的愿望日益强烈。后来,在他儿子李倓和宦官李辅国等的支持下,在灵武称帝。玄宗从四川归来后,在兴庆宫的所作所为,早已引起肃宗的狐疑:玄宗是不是想恢复帝位?他想采取相应的对策,又怕有人说他不孝,心里非常着急。正在此时,李辅国向他献了一计。
李辅国知道肃宗的复杂心理,想立奇功来巩固肃宗对他的宠爱。他对肃宗说:“上皇住在兴庆宫,天天和外人来往,而且陈玄礼、高力士密谋对陛下不利。如今六军将士都是灵武功臣,对此都坐卧不安。”肃宗假装哭着道:“圣皇仁慈,哪会有别的想法呢?”李辅国就说:“即使上皇没有别的想法,怎奈有班小人天天在耳边怂恿。陛下是天下的主人,应当为社稷着想,防患于未然。哪能限于匹夫的孝顺!再说兴庆宫和里巷相连,围墙也低矮,不适合上皇居住。太极宫森严,请他搬到那里去住,这样能杜绝小人在他身边说三道四,上皇能安享晚年,陛下有时也可以去探望,岂不更好。”李辅国的这番话正中肃宗下怀,便默许了。上元元年(公元760年)七月的一天,李辅国传旨,请玄宗游览太极宫,但当玄宗从兴庆宫走到睿武门时,预先埋伏好的士兵突然冲了过来,把他拥簇到了太极宫甘露殿,就此住下。肃宗对玄宗还是不放心,又把高力士流放到巫州(今湖南黔阳县),命令陈玄礼退休,只给玄宗留下几十名卫士,而且都是老弱病残。
处在这样的逆境中,玄宗更觉寂寞、凄凉,郁郁寡欢,连饭也吃不进了,弄得憔悴不堪。上元三年四月五日,玄宗死在太极宫神龙殿,时年77岁。死后葬泰陵,谥为“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
第二百零一章 肃宗李亨
一、争位称帝平叛安邦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冬,安史之乱爆发。当时海内承平日久,军备废弛,百姓数代不识兵革。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官兵望风瓦解。消息传到皇宫时,唐朝已失去了潼关以东的半壁河山,唐玄宗惊慌万状,自长安出逃到马嵬驿后,又不得不忍痛割爱,缢死杨贵妃。史称“马嵬驿兵变”。
百姓希望玄宗不要西去,玄宗不允,让太子李亨在后安抚百姓。父老百姓叩马进谏太子李亨:“我等愿率子弟随殿下东破贼,取长安。若殿下入蜀,谁为中原百姓之主?”太子之子建宁王李倓、广平王李俶及亲信宦官李辅国亦持此议。在众人的拥护下,太子终于决定留下平定叛乱,收复失地,与玄宗分道,北上至灵武。玄宗继续西逃,分后军2000人及飞龙厩马给太子。756年七月甲子日,太子李亨于灵武即皇帝位,是为唐肃宗,年号“至德”,遥尊玄宗为太上皇。
唐肃宗李亨,初名嗣升,后又改名浚、与、绍,是唐玄宗第三子。本来,这太子的位置是轮不上李亨的。其中也有一番争宠夺嫡的宫廷争斗。
玄宗共有30个儿子,他作皇帝的时间长,内宠又多,即使被立为太子,也很难熬到登基的那一天。唐玄宗最初立的太子是李瑛,其母是张丽妃,原是娼妓。后来武惠妃宠倾后宫,生寿王李瑁,为让他继承皇位,便指示自己的女婿驸马都尉杨洄诽谤太子李瑛与鄂王李瑶、光王李琚有异谋。玄宗听信谗言,一日杀三子。然而武惠妃害人并没有利己,不久也死去了,寿王瑁的太子梦化为泡影。李亨因年长,于公元738年被立为太子,他也算是得渔翁之利。
然而李亨当上太子并不是好事,他马上成为宫廷斗争的众矢之的。宰相李林甫攀龙附凤,为讨好武惠妃,曾建议立寿王瑁为太子,见李亨得立,恐将来不利于己,千方百计陷害李亨,虽没有得逞,却使李亨惶惶不可终日。后来又有杨贵妃、杨国忠兄妹为患。李亨就这样担惊受怕地在太子位置上苦熬了18年。安史之乱爆发,他脱离玄宗自立,总算结束了这段提心吊胆的日子。
肃宗在灵武即位后,以杜鸿渐、崔漪为知中书舍人事,裴冕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时制度草创,文武官不满30人,直接控制的地区不过河西、陇右、顺化、扶风、天水等地。这个流亡朝廷规模虽然不大,但在当时京师陷落,皇帝出逃,天下无主的情况下,总算使唐朝廷的招牌没倒,使各地抗击安史的唐朝势力望有所归,战有所为,给了他们一线光复唐朝的希望。
如常山太守颜杲卿听说肃宗即位,以蜡丸奉表灵武,肃宗以他为工部尚书兼御史大夫。诸道得知复国有望,也都尽力坚守长安。百姓日夜盼望肃宗收复长安,京畿豪杰偷袭安史官兵的事件相继不绝。安史集团虽攻克长安,由于人民的反抗,势力所及仅长安附近很小的地区。
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五月,安史大将令狐潮围雍丘,守将张巡死守,屡败叛军,使其不得前进一步。次年,安庆绪又派尹子奇率兵13万人攻睢阳,守将许远告急于张巡,巡与远合兵仅6800人,二人督励将士,昼夜苦战,坚守睢阳,最后食尽援绝。前后大小四百余战,杀敌12万人。睢阳陷落时,安史集团已丢失长安,无力南进了。与此同时,安史叛将武令珣、田承嗣相继率军攻南阳,守将鲁炅苦守一年。南阳失陷后又退保襄阳。张巡守睢阳,鲁炅守南阳,扼住了安史叛军南下的要冲,使唐朝的物资供应有了保障,也使江淮地区避免了叛军的践踏。
肃宗即位后,开始调集各路兵马,进讨安史。河西节度使李嗣业、安西行军司马李栖筠相继发兵至灵武,郭子仪亦率军五万自河北而至。为了声张军势,又派人去回纥、西域请兵。至是,肃宗军威始盛。肃宗以皇子广平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以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北都(今山西太原)留守,防守河东。以第五琦为山南五道度支使,征发江淮租调以供军需。
不过肃宗既没有经略天下的本事,又无知人善任之能。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听信宰相房琯的妄言,让他统帅军队,收复长安。结果唐军一败涂地。
至德二年,形势稍有好转。郭子仪率军攻克居两京之间的河东郡,掌握了主动权。陇右、河西、安西、西域等地兵马会集凤翔,江淮庸调亦至洋川、汉中。肃宗以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准备再度收复长安。
在此之前,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庆绪即帝位后,史思明驻范阳,拥有重兵,不听调遣。安史集团分裂。
这年九月,回纥怀仁可汗派其子叶护率精兵4000来到凤翔,帮助平定安史。同月,唐军15万人,以李嗣业为前军,郭子仪为中军,王思礼为后军,与安史10万军队战于长安之西。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双方酣战半日,安史军溃败,唐军乘胜收复长安。郭子仪在陕西又破安史军15万人。安庆绪见大势已去,仓皇逃归河北,唐军遂收复洛阳。
安史集团丢失两京,安庆绪驻邺郡,与驻范阳的史思明勾心斗角,矛盾日趋激烈。为了保存实力以图再举,史思明曾一度归降唐朝。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等九节度使率军60万人进讨邺郡的安庆绪。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肃宗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竟不设元帅,仅以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使,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