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个时候。
现在,我既然已经借来了钱,就得赶快去把事情做起来了。因为压着一天的钱不动,就是让事业也往后拖上一天呀。我心里明白,钱放在家里,是长不出钱来的。而要使之长出钱来,那就非得靠自己去抢占最有利的时机不可了。于是,我们夫妻俩就把“家”搬到了东门,把一家已经闲置了很长时间的仪表厂给租了过来。当时的租金是用年来计算的,也就是5000来块钱吧。我们就立即去招了将近100多人,来和我们一道继续做这一皮鞋事业。
我们知道,现在做皮鞋生意,和以前的做法已经是不大一样了。许多皮鞋老板,已经从原来的小打小闹,开始了他们的规模化经营。尽管那时人们也还只是在心里隐隐约约地感觉到而已,但那势头却也是很强劲的。这样,也就逼得我们不做则已,要做就要做好这一皮鞋生意,以至于非得把这当做事业来做大不可了。
我就已经在心里暗暗地下着决心了,不为别的,只为我们曾经出现的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正是还有一些人就爱在那里说些冷嘲热讽的话嘛。这样,也好给那些人看看,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对人可不能小看的道理了。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是,要真正地做起来,事情却也是不那么容易的。
现在,毫无疑问,我们厂里的工人已经大大地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工资等开支,也就水涨船高了起来。所以,再像原来那样“小搞搞”的话,那就势必是难以应付这一切的了。
第二部分利益最大化
一天,我们(而非所有的员工,因为我们厂里实行的是“三班倒”的制度)打烊之后,我就同进康商量,我们得要很快地想出一个有效的方法,对这个厂子进行“利益最大化”的管理了。
进康也深有同感地说,是呀,我这一段时间里也在想,我们是不是通过一种有效的途径,把全国所有代理我们产品的客商,有机地联合起来。这样,我们就不但可以节省一些金钱的支出,而且,更为重要的,对全国各地的情况,我们也就会在第一时间里掌握住了。
我一听,就立即叫好。是呀,这可是一个好办法。尽管当时还没有一个具体的称呼,但是我们的心里却是最高兴不过了。
在这里,我得插上一句,那就是我是专管市场方面的,而进康他则是负责技术开发的。尽管我们有自己的详细分工,但是,一谈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我们就又不会去分得那么细微了。所以,进康提出这样一个思路时,我当即就叫好了。因为我们在某些问题上,自然是有着相同的观点和意见,正所谓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
我们随着生意的大有好转,很快地就有了这一种想法,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于是,我们就四处物色一些比较能干,而且又比较会吃苦耐劳的人来商谈,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代理我们的鞋子。不多久,我们的局面就打开了。
当时所谓的代理商,虽然还没有一个太明确的概念,但是,我们却是这样理解它的。也就是说,代理商们将我们的产品运到了全国各地,然后进行一些合理的加价出卖,这样,我们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就自然而然地随之大为增长了起来。而这,其实也为我们“惠特”后来的连锁经营开了一个好头,或者说,就为我们这一连锁专卖店打下了基础。因为现在的尝试,就是明天的实践嘛。
但是,就在1992年的那一年里,有一次,我们由于一时摸不准,也许是记不准对方所传过来的鞋样信息吧,竟然出现了虽说是替人家设计,但却是不吻合人家要求的事情了。这样一来,那么多的鞋子竟然使人都“穿”不进去了。这下可好,我们就只有傻在那里的份儿了。
为了恪守信用,我们只能把那么多的鞋子做废品处理掉,因此,那10多万块钱我们也就白白地给浪费了。我们虽然已经和原来那一回遭遇火灾大不相同,但是,那么多的钱就这样地扔进了水里,而且连个声响还都没有发出呢,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心疼的。
所喜的是,那一年里,我们的生意得到了沈阳代理商张连远的大力支持,他们总是照顾着我们的生意。这样,加上其他一些客户的帮助,我们就顺利地渡过了难关。
在我事业的快速发展当中,东北作为我事业的起步点和扩展地,我说什么也是难以忘掉的。在这里,我不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生意,而且,由于它在给我打开了方便之门后,我就利用这一块跳板奔向了更加稳妥的经营大道,可以说,这里正是功不可没呢。
1993年,我们公司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就决定斥资700多万元从意大利等地引进3套先进生产流水线,来作为自身能力提升的砝码。同时,我们还对几百名员工进行了上岗前的严格培训,这就为公司所倡导的“有质有量,无质无量,先质后量,以质求量”这一理念,能够深入到每一个员工的内心里去,奠定了基础。
我们的厂子几经坎坷,不仅在市场上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而且还在国家部委及行业评比中多次获奖。到了1994年吧,我们公司的年产值已经跃升到了1000万元呢!
为了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我们决定投入1000万元巨资,从德国、意大利和我国台湾引进了6套现代化皮鞋生产流水线。同时,我们又进行了招工,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已经有五六百名员工了。我们对他们全部进行了上岗前的严格培训,以便在全国的激烈竞争中,更加占有相当的市场优势。
然而,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94年,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大水,尤其江淮一带就更是成了名副其实的重灾区。
记得那天晚上,天空中下着淅淅沥沥的雨,见惯了大雨的温州人,自然没有把这当回事。但令人想不到的,这雨到了夜深的时候,居然就像是瓢泼了的一样,不停地倾泻下来。第二天,大家一起床,就发现自己已在水面上了。人们这才慌了手脚,但是,却已经是无济于事了。我原来还是放在厂房外面的皮鞋料子、鞋底、鞋楦头等等一应物品,不是被大水冲走,就是被浸泡在水中,已经完全不成体统了。我们站在稍微高一些的地方,面对着这种情景,也只能是无可奈何,长吁短叹了。
但是,我们毕竟是曾经历过以前那些不幸事情了的,知道自己的痛苦还得靠自己去打理,而不能一味沉浸在悲痛之中。因为再大的悲痛,也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有乘机奋起,才是我们办企业应有的态度呀。
1994年的上半年,应该说,我们已经为企业上规模经营做好了一定的准备工作。但是,现在面对这样的一种不堪设想的情形,我们在痛定思痛之后,就立即决定到瓯海区新桥镇申报并获得审批了3亩地,来作为我搬迁后的“根据地”。同时,我们还成立了一个用新名词来命名的公司。
为了彻底地告别以往那家庭小作坊式的生产态势,以便向规模型和集约型经营方式迈进,我们决定在把一切主要问题解决之后,就在1995年12月,把原来的公司乔迁到了新桥,并终于更名和成立了温州惠特鞋业有限公司。
之所以把公司的名字最终定名为“惠特”,我们是这样指出其内在涵义的,也就是说,“惠”即“惠在其中”的意思,用以表明质优价廉;而“特”,却是寓意“贵在其特”,说明我们公司是顺应潮流,以使广大顾客得到最大的质优价廉后的时尚韵味。这样,在顾客穿上了我们的“惠特”后,就会感觉到这皮鞋是特殊的,是独一无二的,人们就自然会产生一种自信和自豪感了。而这个,也正是吻合我们创业初始时的意愿啊。
可以这么说,1995年真是成了我们“惠特”公司成长过程中的分水岭了。在这里,我们不仅仅完成了量上的飞跃,更为重要的,我们在此基础上还完成了质的飞跃呢!因为我们已经从小作坊走出去,吹响了进军全国的号角了。
之后,我们就在新桥前花工业区准备开建占地16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的标准工业园。为了加快发展,我们又从德国、意大利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购进了制鞋设备,从而使“惠特”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系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仍然记得在这一年里,在五六百名员工的努力奋斗下,我们就做出了2000多万元的年产值。这样,就无疑为我们以后的上规模经营,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而我们也早已蕴藏着一种要向全国进军的心态了,只是那时候,时机还没有到来而已。一旦具备了这样一种机会,我们自然是不会轻易地放过去的,那就是代理制度的产生。
1996年,这一个对我们“惠特”可说是有着全新意义的制度,终于在经过许多艰难困苦之后,横空出世了。当时就来了许多要求代理的客商,但是,我们本着对自己牌子严格负责的原则,挑剔地从中筛选出几家客商,来作为我们打进全国门户的“引路人”。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自己的牌子,是多么用心地加以维护啊。
第二部分经商的温州人
在这些代理商中,绝大部分是我们温州人。我们知道,在全国各地经商的温州人,其实就是我们温州人所共有的财富呀。他们不但拥有在当地那很好的客户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等,而且,更为重要的,他们对当地市场的准确把握率,也是一般不在当地的温州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至于说温州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积极开拓精神,是无论在什么地方也都会显现出来的。所以,对此,我们当然是很放心的。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