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破坏,这是他郭子清无法承受之重。而留着这些强敌将来怎么办?如果这些强悍的罗刹鬼在这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到处乱跑,将来大帅会很挠头,他郭子清同样会被大家认为是一个懦夫。因此,郭子清必须消灭他们。
“将军,没有真正的火铳骑兵保护大部队,一旦罗刹人再有大股骑兵来了怎么办?”
开口提出异议的是副将刘玉山,初来乍到,敌情不明,有些行险。郭子清扭头看了看刘玉山:“你回去指挥,让步卒列阵,做好防御准备,那些新附军骑兵掩护两翼,给我把迫击炮准备好。”
“遵命!”
没有什么好说的了,这不是孤注一掷,只要步卒摆出防守架势,就是再来一万罗刹骑兵刘玉山也不怕。其实…刘玉山和郭子清的想法一样,他害怕那些新附军崩溃,更害怕那些家眷给自己添乱,至于作战,刘玉山同样是毫不畏惧。
哥萨克很勇敢,是一种光脚不怕穿鞋的勇敢,正是这种为了财富的勇敢让他们来到了西伯利亚。随后用自己的残暴和种族**征服了整个西伯利亚。
明军再一次出动了骑兵,这些一无所有的东欧破落户突然发现,自己陷入了绝境。
哥萨克可以说是欧洲最强的骑兵之一,因为他们不怕死,和那些所谓的欧洲高贵骑士相比,他们就是**命一条,就是用这条不值钱的生命来换取财富。临近沙俄的欧洲人都不喜欢和哥萨克作战,因为不值得,这些乞丐不值得自己用生命搏杀,因此,沙俄的领土扩张在这些破落户的帮助下一直很顺利。
现在,这些根本不之道哪里来的骑兵颠覆了他们的世界观。
随着两千明军骑兵的再次加入,哥萨克没有退却的勇敢作战结束了,必死的作战他们不想承受。
亡命的战斗让哥萨克放弃了作战,郭子清毫不犹豫的带领着骑兵一路开始狂追,而好不好,孙大勇庞大的骑兵队伍正好出现在了哥萨克骑兵的正面……
……
叶尼塞河是沙俄人取得名字,这条西伯利亚流水量最大的河流流域面积极广,它源出小海,面积达到一百余万平方公里。这条长长的河流支流纵横,是西西伯利亚平原与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分界,也是维持这一带水土平衡的母亲河。
周虎臣沿河而上,对于沙俄沿途建立的小营地来说,这是一次灾难性的进军。周虎臣不留俘虏,即使是留,也是暂时的,他需要的是口供,至于录出口供之后,结果都一样。
当西伯利亚的夏季就要到来时,叶尼塞斯克出现在了周虎臣眼前。
而沙俄人也终于知道自己来了强敌,而这个强敌对他们是一个未知,那是一个遥远的大明,一个隐藏密在迷雾中的大明…还有这些军队。
进入叶尼塞斯克的兵力本来就有限,加上一冬天的制约,忍不住**的哥萨克们大部分已经出去劫掠,区区千人的土城堡不到一个时辰就被莫彦华攻破。
尼塞河流域居住着多种民族;有埃文基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柯尔克孜人、哈卡斯人、雅库特人、涅涅茨人等。这些落后的土著人世代以渔猎和游牧为生,他们广泛分布在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之上,这种**的生活没有组织和领导,直接造成了哥萨克的横行无忌,在沙俄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他们**、抢劫西伯利亚土著人,并侵占西伯利亚的土地……
每个土堡中都有大量的土著妇女被放了出来,除了无家可归的妇女,被送走的人不断宣扬明军的到来。在周虎臣的军队拿下叶尼塞斯克后不久,一支几百人的柯尔克孜人部落前来表达自己的谢意,随后,埃文基人出现了……
莫彦华突然发现自己成为了这些西伯利亚土著民的救赎者,成为这些被屠掠的土著人的救星,成为了西伯利亚的主宰者。
周虎臣不再指挥作战,他只是给莫彦华提出一些必要的建议,军队的一切作战实际上已经属于莫彦华来领导,一个西伯利亚的真正王者被周虎臣树立起来……
弘光四年五月末,郭子清出现了周虎臣面前。
这位周虎臣父子的手下老将已经有了丝丝白发,让周虎臣不得不感叹时光的无情。
六月初,对鄂毕河流域的总攻就要开始。
在莫彦华的指挥下,近三十万人开始向鄂毕河挺近。同时,大明皇家龙骑兵统帅,永昌伯孙大勇早已离开了小海南端,经过千余里西进,孙大勇带领的十几万人即将到达也儿的石河(额尔齐斯河)河畔,他的目标是在也儿的石河沿河北上,消灭沿途所有的罗刹人。
……
阳光明媚,孙大勇的眼前一片辽阔与苍翠,蓝天白云下,西伯利亚的夏天很美。
这一带是草甸草原,除了无边的草原,还可以看到起伏的高坡,茂密的丛林,让人顿生心旷神怡之感。
“报!大帅,前方发现大量骑兵!”
斥候的回报破坏了孙大勇的美好心情,沿途经过了几次小的而战斗,但这些战斗微不足道,罗刹人太少了,战斗力有限。除了那次小海附近的意外阻击,孙大勇已经很久没有真正战斗了。
大量骑兵太吸引人了,孙大勇精神起来,但愿能够碰到罗刹人的大部队,他立刻就问:“大量是多少?赶紧禀报!”
“报大帅,不下几万人!无法细数!”
“我*!”
孙大勇差点没跳起来,几万骑兵啊!
兴奋劲立刻下去了,这简直太要命,那些哥萨克骑兵可不是泥巴,孙大勇知道哥萨克骑兵的厉害。如果真是几万哈哥萨克骑兵,自己这十几万人就危险了。当然,孙大勇不是担心自己的骑兵,问题是,这十几万人中有十来万新附军家眷。一旦大量骑兵绞杀在一起,这些家眷和那些新附军步卒恐怕会有崩溃的危险。
……

第392章我们来了

“大帅,这几万骑兵看样子是蒙古骑兵。”
“奶奶的!不早说,吓了老子一大跳!”孙大勇长长的缓了一口气,禁不住骂了起来。
蒙古骑兵,还是几万,这倒不用怕,可是…这西伯利亚怎么会有几万蒙古骑兵?
想一想有些不对,蒙古大草原汇集几万蒙古骑兵还差不多,这是西伯利亚,孙大勇立刻提出疑问:“给我看仔细了,到底是不是蒙古骑兵?”
“大帅,就是蒙古人啊!全部穿的是蒙古皮袍,帽子也是,这么多斥候都看到了,大家怎么会不认识蒙古人!”
也是,这些士兵整日和蒙古骑兵在一起,怎么会认错,问题是…西伯利亚哪来这么多蒙古骑兵?
“格尔木将军!”
“大帅,末将在!”
“你去前面看一看,确认一下是不是蒙古骑兵,看看怎么回事?”跟随孙大勇作战的有蒙古骑兵,首领是土谢图汗巴达礼的手下格尔木,蒙古人他熟悉,正好过去确认一下。
“遵命!”格尔木领命而去。
格尔木去得快,回来的也不慢。
两刻钟时间,格尔木飞马而回,他的脸上带着惊喜:“报大帅前方十里,是土尔扈特汗格日乐图大汗的手下前来迎接大帅!”
“土尔扈特汗的手下?”
“是的大帅,是土尔扈特汗格日乐图大汗的手下的万户格杜,他与手下几万牧民在前方恭迎大帅!”
……
土尔扈特部落是蒙古族的一部分,是一个勤劳、勇敢,有着光荣历史的部落。每一个民族都由部落形成,每一个部落都有他的名称和涵义。唐朝时期我国的史籍上就有漠西蒙古族的记载,元朝又有了西蒙古的记载,史称斡“亦剌惕”、“外剌”、“外剌歹”,明朝又称“瓦剌”。
土尔扈特是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瓦剌西迁以后,土尔扈特人游牧于额尔齐斯河和鄂毕河上游和中游地区。崇祯年初,,由于瓦剌联盟的内讧,瓦剌各部出现裂痕,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到了当时尚未被沙俄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这是留守在鄂毕河一带的土尔扈特部众,哥萨克的不断败退让他们知道了明军的到来。而土尔扈特大汗属于明廷册封,他们是正经的大明属国,土尔扈特大汗的手下牧民来迎接孙大勇名言正顺。
几万骑兵变成了几万牧民,还是自己的同盟,孙大勇一阵狂晕。
这是一个意外之喜,因为沙俄政府近年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南扩展,不断在缩小土尔扈特部落的游牧之地,这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尤其是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人,他们的游牧之地伏尔加草原领地在不断缩小,而与伏尔加草原一直有联系的格杜万户的领地也受到了哥萨克的搔挠。
土尔扈特人与哥萨克一直在冲突,好像并不占据优势,宗主国军队的到来无疑是他们的福音。
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不能接受。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让你向东,不能向西,让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为了控制黑海的出海口,沙俄帝国对奥斯曼帝国进行了数次俄土战争,并且征用了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沙俄的军队和土耳其进行战争,让战争中的土尔扈特人员伤亡很大。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并不算特别弱小,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现在强大起来,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对宗主国军队的到来持欢迎态度并不奇怪。
这是一次盛大的欢迎仪式,土尔扈特人找到了自己的依靠,而孙大勇找到了最好的向导。
孙大勇不知道土尔扈特人的勇敢,不知道他们的坚韧,也不知道他们后来的历史英雄业绩,那个被后世传唱的东归英雄们就在他的眼前。
历史变了,英雄的土尔扈特人再也不会有后来历史上被沙俄的那种逼迫,那次回归祖国的壮举让土尔扈特人死伤十余万人,跋涉万里才重归祖国。
因为…周虎臣来了,莫彦华来了,孙大勇来了,整个内外蒙古都有骑兵来了,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