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虎臣-第1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虎臣笑了,这朝堂估计已经快决出胜负了,去指望马士英和阮大铖吗?这些人只会为自己的权利着想,一旦听从吩咐,自己这支军队必定会受到排斥,还不知道被安排到哪里去。
“老大人,扬州我们一定要去,至于朝廷的指令,到了扬州听凭吩咐也不迟!”周虎臣可不看好被别人安排,他必须坚持。
“要不…我们再等等,派使者去觐见陛下。”还是犹豫,蔡懋德看来是不想让新朝的皇帝陛下和官员对自己有什么不好的看法。
“也好,一边派使者去南京,我们也继续赶往扬州,老大人您这个决定很英明啊!”周虎臣就势跟上,他在微笑,笑的有些阴险。
这明显是被摆了一道,蔡懋德赶紧解释:“小虎,老夫不是……”
“老大人的决定很对,派使者去南京,我们继续赶往扬州,然后在扬州听从朝廷吩咐,如此之多的军队和家眷总要有个落脚之地。”一直未曾开口的周遇吉这次很给力,显然这个扬州很对他的胃口,没容蔡懋德把话说完,他立即帮了自己的儿子一把。
“那就这样吧,老大人英明!”周虎臣太激动了,他赶紧继续跟上,这个便宜老爸今天算是给力到了极致,竟然知道了就势而为。
“我什么时候…好吧,就这样吧!我派使者去南京,我们先去扬州也好。”
父子二人同时这样,被阴了一道的蔡懋德没办法了。他算是明白了,这周遇吉父子算是认准了扬州,不进入扬州誓不罢休,他阻止不了,还不如同意,免的有了隔阂。

第162章竟然还有一个超级盟友

在凤阳府境内继续东进,随着距离长江越来越近,视野中的稻田、河流越来越多。
江南是水乡,这里到处都是四通八达的道路,可惜,这些道路都很狭窄,就是官道同样如此。十几万人加上庞大的车队,在这样的道路上拉开了很远很远,仿佛望不到尽头。
没有一个人脱离这支队伍,队伍中的人除了很稀奇的观赏周围的村庄和田野,这些人规矩的让周围百姓跑了出来。虽然仍旧有些害怕,但百姓很快明白过来,这支朝廷的队伍纪律森严,不会给他们任何伤害。不久之后,甚至有一些孩子胆大的靠近了那些威武的骑兵,但这这骑兵并没有驱赶他们,还露出了微笑。
这样的朝廷军队太少了,在这江南一带只有一支队伍有这样的纪律性,这支军队的将领很跋扈,很不给人面子。但这个的优点同样明显,从不扰民,对百姓非常好。这个人叫黄得功,他现在被封为靖南侯,驻军在仪征。
黄得功是一个标准的武夫,粗鲁无文,一旦对事情不满,他激动时会得诏纸后对着使者大骂将之撕裂。然而黄得功忠义出于天性,别人每次以国事相规劝,他都会委屈自己来妥协,而且不止一次这样。
这就是黄得功,周遇吉曾经的京营搭档,也是无话不说的好友。
身后的周字大旗在高高飘扬,斥候们的警惕性稍稍降低,这里完全属于大明,十几万的队伍太庞大了,受到攻击的危险性很低。
斥候大队的前面好像有人,也就是两三里的样子,恍惚间,斥候首领抬起千里镜。
不但有人,还很多,足足几百身穿明军服饰人,为首的还是一名高级将领,这个人满面浓须,很是威武。这些人占据了前方的官道,不过,这些同僚好像没有威胁,因为谁也没有戒备,所有人都在马下,武器都收的好好地,好像在官道上等待着什么。
尽管没有什么威胁的意思,但斥候不敢懈怠,几人开始上前,两名斥候则赶紧回去禀报。
斥候距离这些人越来越近,当接近百步之内,对方的浓须将领一声大喊:“可是山西周帅的军队,回去禀报你家大帅,就说黄闯子在此!”
看来是熟人,斥候首领好像还认识,他赶忙回身叮嘱一番派人速速回去禀报,这名斥候首领翻身下马。
这名斥候首领规规矩矩走过去,在距离这些同僚还有十几步的时候,这名骑兵首领直接单膝跪地:“山西总兵官周大帅麾下斥候百户刘玉山拜见黄帅,属下已经派人通禀我家大帅,请黄帅稍后!”
“哈哈…怎么也想不到萃庵会来江南,能够在此相聚,不胜快哉!”为首的大将哈哈大笑,随后好奇地问:“刘百户请起,你竟认得本帅,你是京营老兵?”
刘玉山起身抱拳:“属下曾在大帅手下做过斥候,可惜大帅不记得属下了。”
“哦…”这名为首的大将正是黄得功,不记得一个曾经的小小斥候不算什么,可在这个时刻,有些尴尬,黄得功赶紧转移了话题:“这身衣服很怪,刘百户如何得来的?”
“回禀大帅,这是我家少帅给定做的泡丁甲,里面镶有钢片,一般箭支很难射穿。”刘玉山很恭敬的照实回答:黄得功继续问道:“好东西啊!原来是小虎搞的,这个小老虎也来了吗?”
“回大帅,我家少帅也在后面,一会儿就到。”刘玉山赶忙回答:“好,我去迎一下萃庵。”黄得功是一爽快的人,嗓门很大,做事更是不拘小节。一天前他得知周遇吉来到了江南,还带着大量士兵,所以才跑了过来,这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时间不长,不但周遇吉父子来了,还有一位文官相陪。
黄得功根本没有把这位明显级别不低的文官看在眼里,他大步上前,首先对着周遇吉就是一拳:“你这厮,竟然跑来江南,以后由我来罩着你吧!”
周遇吉在笑,笑的胡须乱颤:“虎山兄别来无恙!这位是山西蔡抚院蔡老大人。”寒暄后,周遇吉赶紧介绍。
黄得功抱拳躬身一礼,蔡懋德听说过黄得功,这是一位骁将,虽然礼节有些差,但也算是一位名将。所以蔡懋德也不敢怠慢,他赶忙回礼。
终于轮到周虎臣了,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周虎臣直接跪地:“小虎拜见伯父,伯父一向可好!”
这个大礼黄得功受的理直气壮,他站在原地连免礼都省了,施施然,他开始欣赏这个有名的京中虎。原因很简单,这个周虎臣在几岁的时候曾经很多次骑着黄得功的脖子逛街。
在周虎臣的记忆中,这个黄得功是唯一在酒量上可以和自己的便宜老爸一较高下的一位,至于作战,两人如出一辙,总是身先士卒。黄得功善使双鞭,每战总是冲在最前面,劲疾若飞,这就是“黄闯子”这个绰号的由来。
终于欣赏够了,黄得功伸手拉起周虎臣:“这身板长得,了不得,又是一员虎将啊!”
周虎臣现在长得太高了,他比已经很高大的周遇吉足足高了半个头,在这些人中鹤立鸡群,长期的在军中使得他强壮的就如同一个小牛犊,属于实至名归的一座铁塔。
微笑,笑的白牙露了出来。周虎臣太兴奋了,这次算是来对了地方,这个黄得功是绝对的自己人,而且周虎臣知道他绝不会背叛国家。得到这样可靠的超级盟友,他做梦都应该笑。
众人寒暄已毕,在黄得功的建议下,周遇吉和蔡懋德简单交流,他们决定先随黄得功去仪征休整两天。
看着身后庞大的长龙队伍,黄得功激动的不停指手画脚,一直都在询问什么。这可是几万周遇吉的军队,他已经知道了周遇吉部在宁武关和雁门关阻击李自成军的战绩,加上以往周遇吉的骁勇善战,几万周遇吉的军队是什么概念?
黄得功的想法和周虎臣其实完全一样,有这支强大的军队来江南和自己作为盟友,他做梦都会偷着笑的合不拢嘴!

第163章谁管得了我

黄得功是一个跋扈的人,而且非常跋扈。
他可以当着朝廷宣旨官直接掀桌子,可以大声嚷嚷自己的各种不满,但是黄得功绝对不会对敌人妥协,更不要说投敌叛国。这是一个随性的人,屡屡的闹脾气属于天性使然。在明末的这些大将中,他和周遇吉的军队是最敢于作战,也是军纪严明的队伍,而在后来,随着黄得功的牺牲,他的军队才投靠了满清。
真实的历史上,江南有兵力最强盛的四镇,而在这四镇中,黄得功是唯一被留在长江防线内的军队,这足以说明皇帝对黄得功是完全放心的。在清军攻占南京的时候,南京城的官员勋贵纷纷投降时,弘光帝朱由菘逃跑,第一个投奔的人就是黄得功。
黄得功现在驻守的仪征距离扬州只有四十里,这个仪征是一个好地方,仪征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滁州天长市接壤,这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要地。历来经济发达,人文荟萃,古有“风物淮南第一州”之称,是这个时代重点的商业城市之一。
这个仪征不缺粮饷,加上黄得功军纪森严,百姓见到十几万大军到来,除了看热闹,竟然没有人害怕。看来黄得功很有民心,这也算在官军中属于头一份。
在黄得功手下的帮助之下,庞大的队伍经过了很久才安置妥当。
老友谋面,加上在这非常时刻,一顿欢迎酒宴自然难免。黄得功是一个厚道人,很多周遇吉手下将领都认识,他几乎把周遇吉军中的百户以上将领全部请到了仪征城内,随行的还有许多他手下的重要将领,那些跟随周遇吉而来的文官当然也不能怠慢,无数的文官武将就这样蜂拥到了仪征城内。
文官和武将不是一个概念,酒宴自然要分开,无论何时,武将都是豪爽的,文职官员在公众场合则要讲究一个持重。酒宴还是武将们最痛快,酒喝如同鲸吞,菜吃的满嘴流油,讲究的就是一个痛快。
开始推杯换盏,酒桌必须互相礼敬,要有上下尊卑,黄得功和周遇吉所在的酒桌都是双方最高阶的将领。周虎臣是晚辈,他不能和自己的父亲同席,所以被安排在了另一桌。
酒酣面热之际,周虎臣跑了过来。
这是礼节,周虎臣不但要敬黄得功,还要和他的手下将领互相结识。周虎臣当然要和这些将领认识一下,以后互相扶持的地方很多,这无疑是拉近关系的最好时刻。
周虎臣首先敬过黄得功,痛快的干掉杯中酒,黄得功开始说介绍:“这是周帅的长公子小虎,大名虎臣,字炳翰,这可是有名的京中虎,大家不用客气,小虎是我扛着长大的,都来喝上一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