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颜欲孽-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该留的,就不要留了。独孤崛终究受端木氏所累,皇上在战场上出了意外,谁做皇帝都轮不到他……皇室的厮杀是何等惨烈,我们和宁王已经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可是……”周威眼中充满难以置信……渐渐涌出一丝哀痛。他看着她,有些艰涩的说;“儇儿,你变了。”
周儇的心一颤,熟悉的钝痛瞬间溢满她的整颗心,如洪流般势不可挡地地抵入眼中,化为眼中压抑的酸涩。一阵沉默,她的目光深深看进周威的眼里,血脉相连,心灵相通的亲情间充斥着绝望的悲伤。
她一字字地说;“我只是长大了。你也一样。我们都已经为人父母,二哥,你是周家唯一的希望。你,还有任何周家的男子都不能再走父亲或大哥的老路。”
“儇儿……”他握住她的手,声音沙哑晦涩。
周儇给了他一个微笑,头顶倾泻下的阳光与她眼中的晶莹相映,她长出一口气,郑重说道;“家族的斗争无孔不入,慕容和端木两个家族就像是百年之虫,本质并不是被我们损坏的,我们不过是在恰当的时机推波助澜。要想振兴周家,只扫平障碍还是远远不够的。二哥,朝上的事我帮不上忙,以后周家就全靠你了。”
几大世家的斗争多么惨烈,却始终都是皇家的棋子罢了。盛极转衰,衰则必亡,数百年来从不间断的权力之争中,多少家族在重复这个轮回!唯有皇室屹立不倒,除了自掘坟墓,永远不会成为政治的牺牲品。以后的周家绝不会再重蹈其他世家的覆辙。
……
数日后,被软禁的三皇子,五皇子和六皇子病逝的消息传遍京城。经查证,三位皇子是中毒而死。这个事实变成小道消息在民间流传,更是引来满朝哗然。
年底,独孤崛从北疆班师回朝。
再说燕山战场,皇帝御驾亲征并没有扭转战局。魏军被冉军打得节节败退。次年二月,前线噩耗传入京城,魏军在一次决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就连独孤旭也身负重伤,在回到京城途中身亡。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0 章
这样一来,独孤御成了皇位唯一继承人。独孤旭的灵枢被运回京城,他亲率群臣出城迎接,在独孤旭下葬当日,于灵枢前正式即位。
独孤崛称帝后,尊生母端木氏为圣母皇太后,册封元妃周氏为皇后,侧妃虞氏为正一品贵妃。
独孤旭死在战场上,对大魏无过反倒有功。因此独孤崛不能废黜他的长子——年仅十岁的独孤骜的太子之位,并加封太子的生母皇后奚氏为“孝懿皇后”。而他的嫡子独孤清只被册封为楚王。独孤旭的次子——不满两岁的独孤御也要被加封为靖王,独孤释亦身为当今皇子亦不能落于人后,被封为燕王。独孤清昔日为宁王世子时与独孤释嫡庶有别,成了皇子后反倒和庶弟平起平坐,尴尬身份远甚于当年独孤崛为皇帝嫡子却不得不屈居亲王之位。为了补偿皇后和自己的嫡子,他又将皇后的兄长周威加封为振武大将军,位居武官之首。周家成为魏国最荣耀显赫的家族。
并且新天子在即位当日便向群臣宣布将要御驾亲征。因为有独孤旭的前车之鉴,群臣在他宣布亲征后都纷纷劝谏,太子尚未成年,苦劝他为了大魏江山社稷一定要保重自己。而皇帝决心已定,于即位三日后亲率大军远征。
前线的战报陆续传到京城……
四月,皇帝亲军抵达燕山,前线士气再次暴涨,魏军很快稳住了局势。
五月,冉军猛攻,魏军死守。双方均伤亡惨重。
七月,经历两个月苦战,冉军终于被击退,而魏军因为伤亡惨重无力南进。
八月,两国皇帝在燕山举行会晤,和议达成,魏国将云州七郡还给冉国。长达半年之久的魏冉之战终于结束。
九月,独孤崛班师回朝,举国欢庆。
燕云诸郡在魏冉两国的交界处,几百年来几度易主。虽说魏国做出让步,却也不算损害国体。何况数年来魏国北有突厥之患,南与冉国战事连绵,独孤葛在位时又好大喜功,在国内广修宫殿,国库已经空虚。最激进的主战派大臣也看得清楚,魏国不能再穷兵黩武下去,最需要的是休养生息。独孤崛将云州七郡让给冉国没有惹来任何非议,甚至可以说是满足了举国上下一致呼吁。
返京后又对有功的文臣武将进行一番封赏。其中包括身为御前侍卫的胡光世,他本来已经被独孤旭封为御前四品侍卫,此次随独孤崛出征又立下战功,又官升三品。
而在后宫,周儇与端木太后一直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周儇照例到太后宫中请安,太后待她与平时无异,没制造过尴尬的场面。周儇心中清楚自己做过的一切太后不会没有察觉,至少能窥见一些不能算作证据的痕迹。她甚至能从太后看她的眼神里读出那种隐忍的杀意,不是她忧思过度,即便在从前她不曾做过什么,太后对她都是起过杀心的。一直隐忍不发,不过是因为没找到她的错处罢了。
独孤崛班师回朝后,太后向周儇提起为皇帝选秀,周儇没有任何意见,只是提议战事刚刚结束,不易再在全国大规模选拔秀女。太后接受了她的建议,很快就选出五名少女,都是出身于功臣之家的女子,容貌姣好切正处青春妙龄。周儇依然没有任何意见,眼神中甚至没有露出丝毫的不快。
甬道深深,皇后的凤驾在深处的尽头出现,两旁栽有一棵棵枫树,一簇簇红叶在泣血的暮光下静静绽放,恍如迷离似幻的虚影。
只见一个一身轻装的英武青年突然走到凤驾前,目光看向肩舆中的女子,恭敬的下拜请安;“微臣拜见皇后娘娘。”
周儇眸光微漾,随即她微微抬起手,“大人请起。你们都退下。”
轿夫放下肩舆,周儇在宫女的搀扶下从肩舆中走出,随后其余的人都退了下去。
她的嘴角扬起一丝微笑,暮色天光像是被风揉进了她的眼眸,使她的眸光看上去明暗不定。她的美可令天地万物黯然失色,却又透着一种极致的孤寂,分明美得不可方物,散发着致命的诱惑,却又让人冷到骨子里。
胡光世垂下头,像是失去了看她的勇气,目光触到她的裙摆,上面的纹路在风中微微浮动,如水流般延绵而下。他又不禁有些恍惚,就在这时,耳边响起女子的声音,字字入耳,没有任何起伏,和着威风,又仿佛带着袅袅余音……
“你近来可好?你现在已经是御前一品侍卫了,年纪轻轻,前途无量啊。”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感叹。
“娘娘与大将军的知遇之恩,下官永世不忘。”他恭敬地说。
“这是你应得的,本宫只是将你送到这个位置上,你能做到什么程度都凭你自己的本事。”像是一阵风拂过,她的眸色像是覆上丝丝缕缕的暗云。再开口,她的声音也冷了下来,“胡光世,你向本宫隐瞒了一件事。你家中还有一个弟弟,他是读书人,在去年考中举人第一名。本宫说的对么?”
胡光世如被闪电击到,竟单膝跪倒在地上,“回禀娘娘,臣确实有一个弟弟。不过臣和他已经失散多年,他现在的境况臣一无所知,当初就没对娘娘和国公说。请娘娘恕罪……还有,多谢您告诉臣这些。”
“起来吧,本宫不怪你。”她明白胡光世此刻的心情,他的原名并不是胡光世,父亲本是一个乡绅,数年前因为得罪一个端木家的恶霸惨遭杀害,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弟弟侥幸逃生,为避难流落异乡。当时端木骞是官居高位,整个端木家都如日中天。那个恶霸只是端木家的旁系,却仗着端木家的势力在乡里无恶不作,当地的官吏怕根本不敢得罪这类人。胡光世自幼刻苦习武,武艺精湛到在御林军中都难遇敌手。数年前他的母亲也去世了,只有他和弟弟相依为命。他没有参加武举,而是选择了更便捷的复仇途径——投靠周威,成了周家的一名死士。周儇查过他的身世,知道他除了隐瞒有一个弟弟的事实,对她没有半句欺骗。
当他成为周家的死士的时候,就知道他的命已经不再属于自己。
“本宫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现在是御前侍卫,不再是周家的死士,你担心的事永远不会发生。不过,”她的话锋一转,“你的弟弟已经高中解元,必定会参加明年的殿试,可能金榜题名,那么就能得到官职,可朝廷对官员户籍查的很严,这些年你们都是隐姓埋名。”
胡光世闻言色变,怔了怔,他有些艰难地说道,“臣了解他,他自幼不爱读书,在读书上也没什么天赋,能考上解元多半是运气,考中进士简直是痴人说梦。他一定不会考中的,还望娘娘和大将军成全。臣,臣以为他的名字就没必要出现在应考学子的名单中了。”
周儇会意一笑,“也许他这几年奋发图强,和你一样,为了复仇,寒门学子只有考取功名才有希望进入官场,再依靠端木骞的敌人,完成复仇目的。”
“可端木骞早被处死,您和大将军已经助我们报了仇。”胡光世垂首道。
“可见他还是一个有抱负的人。年轻人就应该心怀志向,你也如此。本宫爱你的才,也会给他一次机会,给心怀志向者施展才华的机会也是科举考试的真正意义所在。本宫希望胡氏兄弟能有一番作为。”周儇的目光从他的脸上掠过,落向远方一处,声音颇带感慨。
瞬间的沉默,胡光世明白了她的意思,心中涌出阵阵暖意,朝周儇深深一拜,声音动容,字字肺腑;“臣先代他谢过娘娘恩典。娘娘的再造之恩,臣这个弟弟若是争气……胡家兄弟以后为娘娘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
他的眸光熠熠,英俊的脸上写满赤诚。周儇心内百感交集。在他离开后,她发现天色也变得暗淡了。先前大片绚烂的火云铺成的海已经不见了。泛着紫色的天空只飘着几缕云丝。
过了盛夏,白昼渐短。然而在深宫里,白昼和黑夜都是一样的。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1 章
周儇来到乾元殿,独孤崛正在看奏章。听到内侍通禀,他抬起头,朝走进来的女子招了招手,示意她到自己身边,微笑着说;“你来了也好,我一会就不必去后宫找你了。”
周儇怔了怔。
大殿里已经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