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5871-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研讨会优秀论文集-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一是“以人为本”的人本精神。无论是古代希腊的奥林匹克竞赛,还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都体现了西方的人本主义精神,它强调展示人的本质和人的力量,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尊重和维护人的尊严。这里所说的人,应当恰当地理解为个人。自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著名的“原子论”开始,原子主义的思维方式就已渗透到西方人的骨髓。在以人的理解上以及关于人的学说上,个人主义可以作为西方文明中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见解。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二部分人文奥运的理论基础(2)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由重视家族血缘而重视集体,重视个体属于群体的一部分,重视个体对于群体的义务,而并不重视个人的独立性和权利。我们一方面应该继续发扬重视个人义务的传统,另一方面也要借鉴西方文明,尊重个人的权利。    
    其二是“更快、更高、更强”的超越精神。奥林匹克运动是人的本质和力量的展示,也是作为个体的人和作为类而存在的人,不断地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不懈过程。这样一种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强调和谐的精神是存在着差异的。在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交流中,我们一方面要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的超越精神,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用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来补充奥林匹克精神,来克服奥林匹克文化中过分追求超越而脱离和谐的片面性。    
    其三是吸收奥林匹克主义中积极乐观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哲学。奥林匹克主义强调人通过自我锻炼、自我参与,而拥有健康的体魄,乐观的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积极追求。在我们当今这样一个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地感受到对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相应带来的人的素质的提高的渴求,我们渴求人的变化能够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变革。    
    以上三个方面,是中西文化的异质性方面。然而,正像我们前面所说的,由于社会生活的共同性,这种异质性又并非是水火不容的。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可以在上述三个方面找到恰当的结合点的:西方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精神,特别是自文艺复兴运动以后,人本主义思想大盛,成为现代社会的根本精神。中国文化也强调人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神”,提出“天地之性人为贵”,但在对人所以可贵的理解方面,中国的哲人们更强调人有社会性,而且有对其社会性的自觉,这就是人自觉地认识到个人对于群体的义务。所以,对人自身的重视是中西方文化借鉴和融合的基础。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与中国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可以找到共同点。中国文化在强调自强的同时,还强调厚德载物,强调中庸和谐。在体育运动方面,对竞技体育的对抗性方面强调不足,而比较重视竞赛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方面尽量地结合起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架构是儒、道互补,进取有为和逍遥无为相辅相成,造就了中国人一种既积极进取又豁达乐观的生活哲学,但另一方面,中国人的参与精神、超越精神又有所不足,相对而言比较保守、自足。奥林匹克精神对于我们的生活方式又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实际上,围绕着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文化交流,又并非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传统文化的交流,而是一种全方位的交流,是中国的与西方的、传统的与现代的,交汇而成的一曲文化的合奏。中西文化交流所回应的是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课题,在这些有待于人们解决的文化课题面前,无论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这一切都成为面向问题的文化资源、具有强烈的资源性价值。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二部分人文奥运的理论基础(3)

    我们明确了东西文化交流的基础,也就相应地明确了我们可以在这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盛会中所能期待的:世界文化走入中国;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社会持续二十余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发展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一条特殊之路,她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依靠野蛮掠夺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强盗式崛起方式,也不同于东亚“四小龙”因东西方冷战而受惠于美欧扶植的“马前卒”式的崛起方式,而是通过自身的改革开放,充分调动本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活力,吸引世界的资本流入中国,走的是一条和平的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是一条具有创造性的发展之路,因而在中国人发现自身的聪明才智的时候,也就更迫切地需要了解世界,认识世界,从世界各国的文化中汲取一切有益的文化资源,学习世界各个文明的长处,融合百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我们期待着以人文奥运为契机,让世界文化走入中国。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国文化曾经给世界作出巨大的贡献,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们仍然有信心、有意愿继续为世界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在经济一体化、文化全球化趋势表现强劲的今天,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国人,会坚持以世界多元文化的良好互动,来对应那种将单一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在世界文化架构中,我们坚持世界文化的多元化。作为多元中的一元,我们强调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重要一极的重要性,因而我们也积极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在改革开放业已取得伟大成就的基础上,中国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烈地表现出融入世界的愿望。我们坚信这样一个道理:如果想让世界接纳中国,那么首先让世界接纳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世界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期待着以人文奥运为契机,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二部分人文奥运的理论基础(4)

    任何一种深远重大的文化战略或文化交流活动,都是以成熟的文化交流理论作为指导的。在我们进行规模如此宏大、期待如此殷切、意义如此深远的文化对话和文化交流活动时,作为其基础的指导理论是怎样的?我们当代的哲学成就中,有何样的成果能够被我们引入人文奥运领域,成为指导人文奥运实践的文化理论基础?在当今世界,一些学者为单一文化的扩张服务,鼓噪“文明冲突论”,试图继续某一种优势文化主宰世界的文化霸权,并试图挑起其他文明间的对立,以期冀从中渔利。而我们中国学者始终自觉站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视角,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现代价值,提出以和合思想为主旨的新的文化理论和文化哲学。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精华的和谐、和合思想,以及由此而生长起来的现代文化哲学,将是指导人文奥运实践的最佳理论成果。    
    在解决了理论层面的问题之后,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在操作层面上,我们可以做那些与人文奥运相关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工作。我们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工作,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下手:    
    一是在中国介绍和宣传奥林匹克文化和作为奥林匹克文化底蕴的西方哲学精神以及西方现代文明。应该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推广奥林匹克主义所倡导的乐观向上的生活哲学,吸收西方以人为本的哲学精神,学习西方人的现代文明成就。    
    二是开展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活动。在奥运会筹备期间和举办期间,都应当举办多层次、多规模的世界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各国展示本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让世界文化在中国北京这块奥运热土上充分地展示、对话和交流,使北京成为世界文化交流的中心,世界人民精彩演出的舞台,并由文化的交流,推动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认识、相互理解,推动世界和平和进步。    
    三是积极展示中国文化,努力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首先,我们可以集中展示中国源远流长的体育文化,推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积极开发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使其为现代人服务,丰富当代体育文化,例如“投壶”这样历史悠久的古老游戏,就可以加以开发作为现代体育项目和娱乐项目。其次是展示中国体育运动成就。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中国终于成为一个世界体育大国,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再次,我们应当在更加广阔的范围里展示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展现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和现代活力,凸显中国文化对于当今中国与世界和资源性价值。    
    总之,通过策划和实施人文奥运战略,我们将大力推动东西文化交流活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实现良性互动,和谐共存,相互吸收,相互借鉴,世界各国、各文化体系都能从这种对话和交流中受惠,创造人类文化交流的多赢局面。


《奥林匹克优秀论文集》 第二部分人文奥运的灵魂(1)

    三、和平、和谐、和爱——人文奥运的灵魂    
    在北京两次申奥过程中,我们的竞争对手都很善于“打文化牌”,而且是打传统文化牌。当我们看到悉尼和多伦多邀请土著居民来彰显其文化传统时,我们不能不为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动容,在我们中国文化面前,不论是澳大利亚还是加拿大的土著,他们的传统文化似乎失去了历史。我们的先民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不仅使中国成为世界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而且它还有世界其他文化和文明都无法与之比拟的独一无二性:世界上有七大文明古国,然而惟有中国是延续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