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枭雄-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晋是平原县难民营的主官,他当然最有发言权,他躬身道:“启禀殿下,现在三十万饥民最大的问题就是居住拥挤,一座帐篷住四十余人,男女混居在一起,生活非常不方便,出现了很多问题甚至犯罪,家族之间争夺粮食的暴力,疾病传播,恶人的敲诈勒索,奸女,这些问题都层出不穷,我们都希望能把灾民疏散到各个县去。”
杨元庆默默点头,他又看了一眼杜如晦,杜如晦连忙躬身道:“紫微阁也月意疏散到各县。”
杨元庆这才缓缓道:“首先大家要明白了一点,为什么我不直接攻打青州,为什么不直接接管青州后就地赈灾,这样不就省得饥民逃难了吗?也不用动员这么多官员士子来帮忙,我什么不这样做?”
大帐里一片寂静,杨元庆负手在大帐来回踱步,他的语气并不严厉,只是在将一件事阐述清楚“关键是我要集中民力,集中民力做一些事情,河北和青州都是乱匪最为猖獗之地,几年来的兵荒马乱,已经将各种灌溉河渠毁坏殆尽,没有农田水利,怎么可能粮食高产,怎么可能做到年年丰收,必须要修葺被荒废的农田水利,但仅靠河北民力还不够,所以我就需要青州的数十万民力来协助,如果不是因为受灾,他们不得不寄人篱下,他们怎么也而不肯渡河北上,现在我给他们粮食,救了他们妻儿的性命,那么他们就应该回报,所以接下来,就是他们劳作干活的日子。”
说得这,杨元庆又对众人道:“大业六年大旱,大家应该还记得大业七年发生了什么事,没错!大业七年洪水泛滥,淹没河南河北数十郡,正是这一次旱灾,一次水灾,使天下饥民蜂拥造反,最后丧送了旧隋王朝。”
这是杜如晦站起身对众人道:“殿下说得没错,我们必须要灾民集中起来,首先要疏通河北各地河渠,它们不仅是农田水利,更是大水灾来临时的蓄洪、泄洪之渠,先完成河北的水利,然后再疏通中原水渠,总之青州的灾民我要充分利用起来……”
“如果这些青壮不满暴动怎么办?”有人担忧地问道。
杨元庆笑了起来,“他们的父母妻儿都在我们手中,我们出粮食养活妇孺老人,他只能卖力地干活,当然,平定青州后,我会分给他们土地,轻徭薄赋,让他们休养生息,这样他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又有了生活的希望,他们一定会努力的干活。”
第四十九章 赵郡小村
平原县的黄河南岸,窦建德在数百士兵的簇拥下,目光复杂地望着黄河北岸出现的遮天蔽日的船队,良久,他长长叹了口气,心中充满无限惆怅。//
只有在大灾之年,才能看出国力的强弱,隋朝有粮食可以赈灾,可以把数十万灾民吸引过去,而自己手中根本没有多余的粮食,只能眼睁睁地望着灾民远去。
而这支庞大的船队出现,更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国力的震撼,使他深感自己的渺小,此时,窦建德心中充满了焦虑,隋军攻克青州已经没有了悬念,他又将何去何从?
“王爷!”
一名骑兵飞奔而至,奔上前禀报道:“我们抓住了一批企图北逃者,有三千余人,请王爷处置!”
“人在哪里?”
骑兵回头一指,“在前方三里外,他们躲在一片树木内,被弟兄们发现。”
窦建德脸色阴沉下来,“走!看看去。”
他催马向东而去,数百骑兵跟随他一路奔驰,片刻,一行人便来到了一片树林前。
树林前早已跪了一大片北逃的饥民,灰黑蒙蒙一片,他们被强逼着跪在地上,老人身子颤抖,妇女紧紧抱着惊恐的孩子,身边的男子低着头,却捏紧了拳头。
他们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个包袱,包袱里塞着衣服和一些铜钱,以及一些零散的银铜首饰,这是他们最值钱的家当。
这群人本来在河边等待渡船过来,不料窦建德的军队却奔至河边。吓得他们躲进树林,但还是被夏军斥候发现了。
窦建德目光复杂地望着这群企图背叛他的灾民,他眼中没有怒火,没有憎恨,只有无奈和惆怅。
窦建德翻身下马,走到一名中年男子前,他看得出这中年男子是头领。而且他的身影似乎有点熟悉,男子低着头,目光紧紧地盯着地面。窦建德伸出靴子,用靴尖勾住男子的下巴,将他的头慢慢抬起。他看到了一张清瘦的脸庞,留着三缕长须。
“是你!”
窦建德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认出了这名男子,竟然是鲁郡长史宗敏盛,尽管他知道有很多官员都逃亡了,但今天他第一次看见逃亡的官员,他,心中顿时涌起一种难以言述的恼怒,自己待手下官员不薄,他们竟然在关键时背叛自己。
“连你也要背叛我吗?”窦建德心中充满了抑制不住的恼火。这个宗敏盛还是自己的同乡。
宗敏盛异常平静道:“卑职并非要背叛王爷,只是卑职等不到王爷拨来的救济粮食,卑职也是人,不想饿死,所以我已抛弃官职。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去寻找一个可以吃饭之处。”
窦建德看了一眼三千饥民,摇了摇头,“你不是平民,你依旧是他们的首领,你在利用你的威望带领他们逃走。”
宗敏盛回头看了看饥民们。叹了口气道:“我只是一个略有点能力的人,遇到这群无处可去的饥民,他们很依赖我,愿意和我一起走。”
“你这个浑蛋!”
窦建德暴怒,一脚踢翻了宗敏盛,踩在他的头上,拔出刀恶狠狠盯着他,“我要一刀宰你了!”
宗敏盛一言不发,闭上了眼睛,窦建德盯着他良久,胸膛剧烈起伏,但最后他还是把刀收回了刀鞘,转身对士兵们令道:“我们走!”
他翻身上马,士兵们都愣住了,一名亲兵结结巴巴问:“那他们……怎么办?”
“由他们去吧!难道我还能把他们当做军粮不成?”
窦建德心中万分惆怅,他猛抽一鞭战马,向南奔驰而去,千余士兵纷纷上马,跟着窦建德离去。
三千饥民都心中惊讶,窦建德就这么放过他们了吗?宗敏盛站起身望着窦建德消息的背影,他忍不住苦笑了一下。
“宗爷,其实窦王爷不错,待人还是宽厚。”一名老者走到宗敏盛身边低声道。
宗敏盛叹了口气道:“他确实待人不错,但天时、地利都不在他这边,徒有人和,又能奈之如何?”
这时,有人指着河面大喊:“船!船来了。”
所有人都调头向河面望去,只见两艘渡船正缓缓向南岸驶来,三千饥民仿佛看见了生的希望,一起欢呼着向河边奔去……
船队继续前行,它们满载的粮食物资将在黎阳仓卸货,黎阳仓巨大的仓城和四通八达的水路交通,最为适合放置这些战利品。
数天后,卸完货的船队由来护儿带领重新向高丽绫罗岛驶去,准备运送第二批物资,罗士信率领两万精锐先赶回了太原,杨元庆一直等到货船卸完所有的货物后,才率领五百亲卫返回太原。
这天傍晚,杨元庆一行人进入了赵郡房子县境内,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下旬,进入深秋时节,天气渐渐凉了,尤其早晚,竟有了几分寒意。
一行人走在平坦的官道上,暮色苍茫,大地上起了一层薄薄的灰雾,使周围的景色变得若隐若现。
两边是大片已收割的稻田,稻秆在田里随处堆放着,远处是一片片黑影,从外形看不出是森林还是村庄,不过没有灯光,应该是森林。
众人又走了几里,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了,杨元庆向四周找了一圈,发现两里外有点点灯光,那里应该是一座村落,杨元庆马鞭一指,“去村落里过夜!”
众人纷纷加快马速,沿着田埂向两里外的村落奔去,不多时,众人奔至村落前,看得出这是一座不大的村落,不足百户人家,从灯光看,村子里的人家几乎都住满了。
不等众人近前,早有十几条土犬从村中奔出,冲着骑兵们狂吠,村落里,狗叫声响成一片,这时,从村子里走出几人,拎着灯笼,他们看见了大群骑兵,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战战兢兢走近。
为首是一名老者,从灯笼的光中依稀看得出,他须发皆白,背有些佝偻,他身后跟着三名年轻人,手中拿着草叉棍棒,看得出他们脚下很犹豫,似乎充满了惧意。
“各位军爷,是从哪里来?”
程咬金跟在杨元庆身边,他刚要扯开嗓子大嚷,杨元庆却拉住了他,上前拱拱手笑道:“我们是从太原出来办事,现在返回太原,天色已晚,想在贵村借宿一晚,喝口热汤,我们会给一些汤茶钱。”
老者将灯笼凑到杨元庆跟前看了半晌,见他们确实是官军,不是乱匪,便点了点头,“村子很小,也没有空屋子,不过村中有座土地庙颇大,你们就在庙中歇息一晚,我去找人给你们烧热汤去。”
杨元庆回头对众人道:“不准进民宅,去土地庙休息!”
士兵们都有点乏了,纷纷下马,牵着马匹向村中走去,村子确实不大,一条土街长约两里,在土街中间是一座占地十几亩的土地庙,士兵们纷纷牵马走进了土地庙,各找地方休息吃干粮。
十几名亲兵将土地庙的西厢房收拾一下,又点了一堆火,几名士兵跑去找水井打水烧茶,杨元庆坐了下来,他见程咬金有些心神不宁,便笑道:“是不是酒瘾又犯了?”
程咬金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道:“刚才看见村里有一间小酒铺,一下子把我的酒瘾勾起来了,现在难受得要死。”
杨元庆知道他好酒如命,从出征到现在他一直滴酒不沾,这倒难为他了,杨元庆却不知道,程咬金在高丽王宫找到一瓶上好米酒,他已经偷偷过了瘾,杨元庆以为他为大局一直克制自己,便不想再为难他,笑道:“你去吧!少喝一点,别给我惹事。”
程咬金大喜,就像屁股上中了一箭,跳了起来,一阵风似地向土地庙外奔去,这时,老者带着十几名后生抬着几大桶热汤进来,都士兵们笑道:“各位军爷请来喝汤吧!这是肉汤,汤里有兔子肉。”
一名军医试了毒后,士兵们纷纷拿着碗上前舀汤,老者又来到杨元庆面前,躬身施一礼,“这位军爷,能不能麻烦军爷到我家里去一趟。”
“有什么事吗?”杨元庆笑问道。
老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