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敦煌太守李兆锦是李轨族弟,他依然控制着敦煌郡和伊吾郡,拥有近一万五千军队,我以为他投降了唐朝,但我才知道,还没有,他还在和唐朝讨价还价,想让唐朝封他为敦煌王,但唐朝没有答应,唐朝现在在集中精力对付西秦,一旦西秦拿下后,唐朝就会调头去征讨李兆锦,我们必须赶在唐朝之前夺下敦煌郡和伊吾郡。”
杨元庆走到左墙边,刷地拉开了墙边的帘子,露出一幅地图,沈春这才注意到那竟是一幅西域地图。
杨元庆走到地图前,轻轻叹了口气道:“大业四年,我奉命征讨伊吾,拉开了大隋西扩的序幕,大隋随后在西域建立了西海郡、河源郡、且末郡、鄯善郡和伊吾郡,现在这西域五郡都不在大隋手中。”
说到这,杨元庆拾起木杆指向且末郡和鄯善郡,“这两个郡现在被一个叫魏归的人占领你可知道这个魏归是何人?”
沈春摇了摇头“属下不知!”
“我也是最近才知道说起来真是令人匪夷所思,这个‘魏归,竟然就是当年逃进西海郡不知所踪的元弘嗣。”
杨元庆忍不住叹息一声,“所有人都以为元弘嗣死了,可谁能想到,他竟逃过茫茫戈壁高原,占领了且末城,去年又占领了鄯善城,他手下已有六千军队很明显,他的下一个目标要么是敦煌郡,要么就是伊吾郡西域的局势并不平静啊!”
沈春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杨元庆任命他为敦煌郡太守,可是他凭什么去夺取敦煌,就那几个世家吗?他们也是墙头草,李轨主政时支持李轨,现在让他们转而支持北隋,除非北隋能在敦煌郡表现出强大的实力,否则,那几个世家还是缩头不出。
杨元庆明白他的担忧,便笑了笑,解开他心中的疑惑,“我不会让你一个人,我会让苏定方率三千骑兵和你同去,另外,在敦煌郡和伊吾郡有我安插的人,他们都是两郡位高权重的人物,他们会帮助你和苏定方拿下敦煌郡和伊吾郡。”
沈春默默点了点头,他心里大概有一点底气了,沉思一会儿,他又问:“那属下何时出发?”
“明天一早出发!”
第一天的科举考试终于结束了,士子们三三两两返回了城内,给太原城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太原城又再次热闹起来。
士子褚遂良一路小跑,跑到了碧凤街,这里是太原城内一条较大的街道,街道两边店铺云集,商业繁荣,客栈和酒肆就有十几家之多,他一口气跑到晋中客栈,名字虽然大气,但它却是一家小客栈,褚遂良一口气冲进了客栈内。
“父亲!”
房门开了,一名五十余岁的中年男子开了门,他便是褚遂良的父亲褚亮,见儿子回来,他慈爱地笑了起来,“臭小子,这么快就回来?是不是考不过,交了白卷过来?”
褚遂良挠挠头笑道:“孩儿考得很好,贴经可以保证拿满分,明天考策论,孩儿也很有信心。”
“既然又信心就不用临时复习了,我们出去喝一杯。”
褚亮祖籍阳翟,后游历余杭郡,声名鹊起,被陈后主赏识封为官,陈朝灭亡后入隋出仕,先后任东宫学士、太常博士,因被杨玄感造反牵连而被贬为西海郡司户,薛举起兵后封他为西秦国黄门侍郎,他对西秦国不看好,遂弃官而走,带着儿子褚遂良去了长安,偏巧这时长安爆发了潼关之案,令褚亮有些失望,又转道来太原,他儿子褚遂良则报名参加了科举,不需要户籍身份,就算是逃奴也能报名参考,这让褚亮很是惊讶,他便留在太原静观北隋时局。
父子俩走出客栈,来到不远处的碧凤酒肆,这是碧凤街上最大的酒肆,此时士子都已回来,酒肆生意格外兴隆,父子二人走上二楼,正好一名酒客离去,使他们得了一个靠窗的好位子。
两人坐下,一名伙计上前笑道:“客人来点什么?”
“有什么特色好菜好酒?”褚亮笑问道。
“红烧汾水鲤鱼,我们第一招牌菜,大利五年蒲桃酒,长安也喝不到,而且不贵,你们二人吃好吃饱,三吊钱足够了。”
褚亮呵呵笑道:“那好,你就按三吊钱配菜吧!让我们爷俩吃好吃饱
“父亲,这太奢侈了吧!一顿饭要吃三吊钱。”褚遂良对一向勤俭的父亲为何如此阔绰着实有些不解。
褚亮捋须笑道:“难得吃一次,无妨!”
“父亲,我告诉你一个消息,今天考试前宣布了一件事.
褚遂良便将可以读国子学之事详细地告诉了父亲,褚亮眯眼听完,忍不住叹息道:“居然月给五斗米、八吊钱,北隋舍得下血本啊!”
“父亲,孩儿觉得北隋不错,至少在重视读书人方面做得很好,李唐也未必有它做得好,有了这五斗米和八吊钱,完全可以养家,很多士子便可以专心做学问,不用为生活而操劳,就凭这一点,就赢得了士子之心。”
褚遂良十分感概,他觉得这并不在于一个朝廷是否富裕,而在于这个朝廷有没有重视读书人之心,没有财力可以少给一点,比如一斗米,或者两吊钱,这都是一种心意,普天之下,只有北隋朝廷做到了这一点。
“我觉得这样一来,不管是否能考进国子学,二万余名都愿意为北隋效力,还有那张羊皮,东西虽小,但对贫寒的士子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父亲为什么不肯留在北隋效力呢?”
“我没有说不留在北隋效力,只是我在观察,我想看一看,到底是唐朝还是北隋能吸引我留下来。”
“可是父亲.”
褚遂良压低声音道:“孩儿已经决定留在北隋,如果父亲跑去唐朝,那我们父子二人岂不是要成为敌人?”
“你这孩子,当真是下决心要留在北隋了,好吧!让为父想想。
这时,两名伙计端了酒菜,很快摆了一桌,竟有十几个菜之多,还有一壶上好的蒲桃酒,褚遂良愣住了,在长安,这么多菜至少要十吊钱,还不算酒钱,若算酒钱,这壶蒲桃酒就值十吊钱,半晌,他问伙计道:“这酒菜真的只要三吊钱?”
伙计听他口音是外乡人,便笑着解释道:“当然是三吊钱,不过是要新钱,像洛阳那种比纸还薄的布钱,我们不收。”
褚亮虽然来太原已经五六天,但他食宿一直在客栈,用的是银子,所有没有听说过什么新钱,他便好奇地问道:“什么叫新钱?”
“就这种钱!”
伙计从腰间摸出一枚黄澄澄的铜钱放在桌上,“看见没有,新的开皇五株钱,背面有丰州官铸、或者是北隋官铸字样,这种钱含铜量都在九成以上,现在太原各店铺基本上都只收这种钱,听过上党、长平和绛郡也开始只收这种钱了,以前的老钱都不认了。”
褚亮眉头一皱问道:“那以前的旧钱怎么办?”
“可以去邸店兑换,就在县衙旁边,不过客人手中若是布钱,恐怕就只能自己亏老本了。”
褚亮拾起这枚钱,眯着眼打量半晌,他发现这枚五株钱要比开皇五株钱大一点,肉也厚实饱满,字迹清晰,放在手心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果然是一枚好钱,长安的币制还是比较混乱,各种钱都有,他又不解地问伙计,“假如有人造假怎么办?比如用含铜量只有七成的钱,外表也不容易分辨出来。”
“造假?”
伙子嘴咧了咧,指了指南城方向,冷笑道:“南城城门上挂了五十几颗人头,那就是造假钱者的下场,全家男女老幼一概抄斩,断子绝孙啊!”
第四十七章 金榜题名
原创父子二人在酒肆吃罢晚饭,褚遂良急匆匆去找几名学友聚会去了,褚亮则拎着一只竹笼食盒,食盒里装着多余的饭菜,褚亮很节俭,花了三吊钱吃了一顿饭,剩下了饭菜当然要打包带走。/ 搜这5
他慢慢悠悠走到了南城门前,老远便看见南城门左边的一根木杆上果然挑着几十个木笼,木笼里放着人头,男女老幼都有,墙上贴着大幅的告示,告示并不是新贴,大概已有十天左右,内容就和伙计说的一样,离石郡骆氏,私铸官钱,以劣充好,按大隋律抄斩全家凡五十二口,以儆世人。
褚亮点了点头,柔以济贫济弱,扶助孤老,严以雷厉风行,杀一儆百,果然是刚柔相济,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一味宽柔,只会使民心浮躁,官无威严;一味严厉,则会使民怨沸腾,官民对立,北隋朝廷这一点做得很好。
这时,褚亮发现城门右面有一只黑sè的大铁箱子,旁边还站着两名士兵,他有些好奇,便快步走了过去,走到铁箱子前这才发现是一个大信箱,开面开口可以投书,箱子正面写着‘御史台匦’,他有些不理解,想问两名士兵,可两名士兵却像泥塑一样,根本不理睬他。
身后忽然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这是御史台搜集民情的箱子,其实就是告官箱。”
褚亮一回头,发现身后站着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官员,看他的鱼牌也就八品左右,估计是负责这个‘御史台匦’的官员。
褚亮放下食盒,拱拱手笑问道:“请问这可是民众伸冤告官之处?”
官员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含蓄得说道:“其实也不止是民众伸冤告官,官员也可以互相告”
褚亮恍然大悟,民可告官,官也可告官,其实民告官不可怕,可怕的是官告官。一般都会证据确凿,内容详实,一告一个准,而且又不会撕破脸皮,这倒是个治吏的狠办法,至于御史台弹不弹劾,则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明白了,多谢!”
褚亮点了点头。转身向归隋馆而去。他走上台阶,一名官员迎了出来,上下打量他一眼笑问:“这位先生可是隋朝旧官?”
褚亮苦笑一声道:“我做过陈朝的官。做过隋朝的官,还做过西秦的官,现在我想再做北隋的官。不知伱们是否需要我这种四朝元老?”
万众瞩目的北隋科举终于在士子们的一片欢呼声中结束了,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士子们则在在太原城附近游山玩水,或喝酒聚会畅谈天下事,或以文会友,写诗斗酸,年轻的或年老的士子们都在尽情享受这一生中也难得一遇的科举节,
而在国子学封闭的阅卷大堂内,由一百多名从裴学、王学以及国子学调来的博士们正紧张地批阅堆积如山的考卷。
主考官是李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