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煮清王朝-第1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诈称大胜,迷惑巡抚李斯义和水师提督吴英。之后,派遣蔡寅带领船队,趁夜闯入福建水师的港口,火烧那里的战船。

本来,这一计并不是什么高明的计策。可是,谁叫他们面对的偏偏是清廷的军队呢,这可是一只有着堕落腐化极快、极严重的传统的军队。本来,施琅当福建水师提督的时候,福建水师的军纪还不错。可施琅走后,蓝理虽是猛将出身,却不太重视这个,虽然战斗力还差不多,军纪却渐渐废驰。而等到蓝理再走了,福建的水师就已经不成样子了。出海的日子骤然减少,而且,连平常的训练也大多成了应付,两百多艘战船出海的只有一半,再加上“天下太平”的思潮影响,觉得大清国力蒸蒸日上,没有人敢惹,所以,防备也变得松懈起来。

而且,天地会在福建水师之中还有一张底牌,那里面,有他们的一个卧底,而且此人官职还不低,是一名六品的营千总。

于是,在一个深夜,蔡寅在福建的天地会帮众纵火焚烧福建水师大营外围,转移了水师官军的注意力,以及那名营千总所带领的三百多名趁乱换上清军服饰潜入水师营地的天地会帮众的内应掩护下,派出小船,带着大批火油找上了那些战船。就这么轻轻松松地……烧了。

同时,趁乱,蔡寅还和那名营千总带着人“顺走”了三十多只大小战船。而且,那名营千总更是决绝的把水师储备火药的仓库,连同里面存放的数百门无法带走的火炮都给炸了。

至此,天南震动!清廷震动!

康熙大怒,将李斯义、吴英罢职抄家,同时,在福建调兵遣将。可是……

船不够!

不错,清廷麾下还有不少水师。鄱阳湖,洞庭湖,江苏、浙江……水师简直就是处处都有。可是,福建水师才是清廷水师的重心所在,除此之外,上得了台面的也就只有一个才刚刚组建不久的广东水师,可是,由于清廷水师的任务并非出洋作战,而是近海巡辑,守卫海岸,作战对象也仅限于海盗。所以,广东水师的舰船最大的缺陷就是船小。根本就无法跟当初为了平定台湾,跟郑家水师大战而特意制造的福建水师战船相提并论。如今,福建水师全部两百多艘战船不是被烧成了灰,就是再也下不了海了,虽然还有几十条船的命好,没有被烧着,可这些船又根本不是蔡寅的对手。……蔡寅那家伙和那名对福建水师知之甚深的营千总看中的那些战船,其中十多条正是福建水师的主力战舰,当初康熙被荷兰人当成冤大头,一艘十八万两银子买来的。虽说时间久了,可是,修修补补这么多年,船板几乎都是换了全新的,再加上船上因为台湾叛乱而刚刚装备上,还尚未来得及撤下的数十门舰炮……所以,这些战船比其他水师的战船强得多。

而与此同时,刘却之又命令蔡寅仿照当年台湾郑氏,带领新组建的船队在沿海一带骚扰,扰乱东南秩序,把个东南沿海诸省搅成了一片粥,情况变得越来越糟。

……

怎么办?

有人建议康熙收集那些进行海外贸易的商船,将其改装成战船。结果,此事遭到了康熙的否决。当年打台湾之他都没有征集船只,现在就更加不会。而且,东南大乱,天地会与其他一些反清团体趁机鼓噪,民心已经不稳,如果再向那些商人要船,被有心人利用,歪曲其义,肯定会惹出民怨,若是再在内陆惹出起义,形势更将不利。

也有人建议集合其他水师战船交由重常提督兵权的蓝理统带,以人多欺负人少,强行过海。不过,这条建议更是被康熙和被召到北京的蓝理驳斥的体无完肤。海战,如果只是靠人多船多的话,那当初平定台湾也就不用多方准备那么长时间了。清廷其他水师的战船大多只能在海边儿上游一游,而且,数量也不够多,大部分还放不了几门火炮。这种船,到时候只能成为在海上混了那么多年生活的蔡寅的靶子。

左难,右也难,清廷的官员们就这样讨论来讨论去,却想不到一个好办法。

……

一切,都要有船才行。

而且,这只船队还得能够带领大军出海的同时,进行海战。

……

就这么经过了左思右想,终于,一直名声不显、鲜为人知的海参葳水师进入了康熙和上书房四大臣的眼中。

第三卷 物华天宝 

第一百七十七章

“蔡将军,咱们这由南向北,是要去哪儿呀?”甲板之上,蔡寅所坐的太师椅旁边,一名用布包头的手下向他问道。刘却之在反叛情形“大好”之后,自称“永义王”,大封手下,蔡寅被他封为“定海将军”,官秩“一品”。

“唉……能去哪儿就去哪儿呗。”蔡寅叹了一口气。虽说现在的生活还不错,名头也有直追当年“海霹雳”施琅的势头,可是,在一时的新鲜劲过了之后,当了那么多年海盗的他还是意识到了一点儿不妙。在他眼里,刘却之现在就是相当于一个据有天险的山大王,虽说现在形势大好,官军无法逾越天险,可是,清廷以全国之力,要想生产出足够的战船难道还用得着多长的时间不成?而且,人家的水军都是现成的,连训也不用训。可他现在又不像以前当海盗那样了,刘却之在他的船上派了大批的人手,他原来的手下不是被分到其他的船上,就是被刘却之留在了台湾,根本动也动不了,而且,他现在是“反贼”,那跟“海贼”可完全是两码事。清廷日后也绝不会再像以前对付他那样得过且过,日后,他可以肯定,小命危险。

“唉,如果刘却之有郑家人的本事也行啊。招安的话,老子投降之后还能当个官儿,相信还不小。可人家郑成功是英雄,连康熙都亲口说过的,结果子孙得到庇佑,虽然跟清廷打了这么多年,却得到了善终。你刘却之却是个反贼啊……康熙哪会饶得了你?”蔡寅心中暗暗说道。

“蔡将军,咱们此次不是有丞相的命令吗?他老人家给您的锦囊妙计到底是什么呀?”那名“布包头”又接着问道。

“没什么。到时候大家就知道了。反正,一路向北就是。”蔡寅没好气的看了身边的这个家伙,没好气的答道。这个“布包头”是刘却之派到他身边的副将,同时负责“监军”,跟刘却之是一族的,名叫刘阿德。平日里没什么本事,打小报告是一把好手。要不是刘却之手下实在没什么打海战的好手,这家伙的小报告早就够刘却之把他“蔡大将军”弄到台湾日月潭栽几次荷花的了。至于刘阿德口中的那个“丞相”,则是天地会的一人家伙,后来在刘却之身边当了一名谋士,叫秦宝奇。就是这个家伙,出主意让那个傻蛋儿吴大福刺杀白道隆,又让他蔡寅火烧福建水师。此人好看戏剧,还喜欢自比诸葛亮,外号就是“小诸葛”。如今,在台湾的名头已经跟刘却之差不多了。刘却之对此人却甚是防备,虽封了一个“丞相”位,却是不给兵权。

“我说,蔡将军你何必这么藏着掖着呢?给兄弟露个底儿嘛……又不会掉块肉。”刘阿德看到蔡寅不愿说,又说道。

“秦丞相有令,不到时候绝不能泄密,要不然,军法从事。”蔡寅对刘阿德爱理不理地答道。

“哟呵。蔡将军,您这是搬出丞相的命头压兄弟喽?这可就不太对了吧?兄弟咱也是‘永义王’亲封的将军,虽说任的是您的副职,可不至于连个军令也不够格听吧?”刘阿德看到蔡寅不卖自己面子,忍不住冷冷地说道。

“刘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永义王’让秦丞相调兵遣将,老子听令有什么错的?用得着你在这里横挑鼻子竖挑眼的?”见到刘阿德有些威逼自己的意思,蔡寅火气上涌,怒声反问道。

“老子怎么挑鼻子挑眼了?姓蔡的,你别以为有秦宝奇撑腰就了不起,台湾可是‘永义王’管着的。”刘阿德反击道。

“台湾?哼,府城的许云可还没拿下来呢。刘将军,你要有本事,何不跟着永义王一起去打府城?跟在我蔡某人身边做个副将算什么本事?”蔡寅冷笑道。

“姓蔡的,你说什么?”刘阿德曾经在攻打台湾府城的时候被战场上的断臂残躯吓得哭过一场,这一直是台湾叛军将领中的笑柄,如今听到蔡寅又提起此事讽刺自己,他自是大怒,一把就拔出了腰间的佩刀。

“怎么?想动手?”看到刘阿德一拔刀,那些被刘却之安排到自己船上的手下都纷纷跑了过来,蔡寅也毫不示弱,示意那些原先的手下暂时挡住这些人,又刷地抽出了自己的刀,用刀尖指着刘阿德骂道:“妈的,老子横行东海的时候你个杂毛东西还不知道在哪儿呢,如今居然敢跑到老子面前拉屎拉尿,你他妈什么东西?想动手?行啊……有本事你先跟老子过几招!……哼,妈的,没了老子,我看你们姓刘的能在台湾撑几天!”

“蔡寅!”被蔡寅的凶恶气势镇慑了一下,刘阿德虽然禁不住向后退了两步,却仍然不甘示弱地叫道:“你敢动我?那你也别想活着下船。没了你?没了你又怎么样?现在清廷已经没有什么水师能出来打仗了,他们过不了台海!……等到永义王打下府城,杀了许云,台湾就是我们刘家的了。……你最好老实一点儿,少跟秦宝奇瓜葛,要不然,到时候有你好看!”

“要我老实?有我好看?你他妈的还真当自己是根葱了?……”蔡寅虽然不敢真的动手,可是,当了这么多年海盗,那种脾气已经深种在他的性格之中。不能服软,不能丢了面子!基于这种想法,又恃着刘却之手下没人能取代自己,再加上对刘阿德以前打自己小报告所积蓄起来的火气,所以,他又拿刀朝刘阿德逼了两步,骂道:“就是你们永义王对老子说话也不敢这么横,你他妈的又是什么东西?”

“蔡寅,你……你可不,不要乱来。”看着蔡寅拿刀步步逼近,手下又被蔡寅原来的手下硬挡在甲板上,一时冲不过来,刘阿德的气势顿时泄了不少,连话也说不清楚,只能随着蔡寅的步子不住倒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