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岁的孩子有这般深不见底的眼神,就像是个成人一样,丝毫不见本该有的清澈天真。
青珞不明白她心中所想,只是极疲倦地将头枕在黛玉肩上。
这次的插曲并没有影响日子平静地一天天过下去,林如海公务之余也亲自教女儿识字断句,只是青珞自此之后总是时不时发呆,让贾敏心中焦急,也只能和自小多病的黛玉一样,一盏盏地苦药灌下去,加上怀孕的李姨娘,大夫几乎每隔三、四天就得上一次门。
青珞每每看到黛玉喝药的样子,总是觉得有些内疚。这一日,她正看着药碗皱眉,林如海来了,也皱着眉。
“爹……”青珞也不动,软软地叫了一声,还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青珞可是怕苦?”林如海眉头在看到爱女后终于舒展开来。
“大夫说黛儿是因为先天不足,所以才体弱多病。墨璇在想,是不是青珞抢了黛玉的……”青珞仰头看着林如海,虽然年已不惑,可她这个爹爹还是处于“万人迷”的状态。
“莫胡说,各人自有各人的福分。”林如海打断了青珞的话,“说到黛玉,我倒是听说了一个消息,说是你大伯家的诗雨已遁入空门,如今正跟了师傅带发修行,病竟就这样好了。”
林诗雨是林如海族兄的女儿,林家人丁不旺,不过几门旁亲,走得倒还算亲近。这个诗雨青珞也是见过的,和黛玉一样,是个多病多灾的,买了许多替身皆不中用。不过六岁的小女孩,从此以后便是青灯古佛,寂静一世。
“爹,你一定还听到了别的。”青珞敢说这句话,除了对林如海的熟悉程度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前世作为一个文科生,她曾经看过很多遍红楼,虽说没什么心得体会,但是情节还是记得清的。
“你这丫头……”林如海在青珞探索的眼神下,不由叹了口气,将事情说了个清楚,“今日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黛玉去出家。我自是不同意的,你娘竟请他住下,说要考虑几天。我和你娘言语间起了争执。我知道你娘在害怕,害怕万一这次李姨娘生的是个哥儿,我会一心全在儿子身上,忽略甚至嫌弃黛玉,与其那样,倒不如先把黛玉送走。”
贾敏自幼成长在贾家那样的家庭,见惯了各房间的勾心斗角,嫡出的尊贵、庶出的落魄以及女儿家的无奈,会有这样的想法不足为奇。她不是不相信林如海,她只是是不相信这个世道。
“罢了,我同你说这个做什么。爹喂青珞喝药好不好?”林如海边说边亲自端起了药碗,脑海里却满是贾敏强装着平静的样子。
青珞乖巧的喝着药,心里却是无限凄凉。这个世界根本容不下她的价值观、人生观,就算林如海夫妻如此相爱,也有冲突拌嘴的时候。最让青珞难以接受的是,他们中间居然还夹着好几个别人,而且还和别人有了孩子。
父女两人各有所思,各有所悲,室内一时寂静无声,空气仿佛都凝结了。
————————————————— 墨染青丝•;番外 ———————————————
“母亲,我今日请了那林如海过府赴宴,母亲见了如若喜欢,我就和他提提看婚事,把妹妹嫁给他可好?”贾政恭恭敬敬地立在贾母身前,“他的人品、才学都是无可挑剔的。”
“我倒也有所听闻,那探花郎确是人中之龙,堪配敏儿,只是……”贾母思量一番说道,“我怎么听说,他心气极高,明里暗里推拒了好几门亲事了,万一你和他提了,他又不允,敏儿往后还怎么做人?”
“儿子肯定不明说,只先试探几句罢了,若是不成,儿子再为妹妹另择佳婿。”
“就这么办吧……”
林如海这日进了贾府,贾政知他素喜风雅,便将酒宴设在后园水榭之上。所谓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该提正事了。只是贾政为人迂腐,一时竟不知如何开口。
相对无言之际,林如海视线里出现了一个丽人,身形纤细,眉眼如画,虽穿着清雅却处处透露着高贵。那女子一转头,正对上林如海的目光,看他怔怔的,忍不住抿嘴一笑,不慌不忙地移步走开。这一笑,简直就是笑在了林如海心上。
“如海?”贾政发觉不对劲,连忙出声询问。
【墨染云:其实,发呆这件事属于林家优良的遗传基因啊~~~~】
“一时光顾着瞧着园中景致,竟入迷了。是如海失礼,还望政兄赎罪。”林如海歉疚地笑笑,看那女子梳着未婚的发式,不知是贾家何人。
“无妨、无妨。听闻你已被陛下钦点出为巡盐御,下月便要去往维扬。今日当是愚兄为你饯行。此次一别不知何时能再见,愚兄敬你一杯。”
“多谢政兄。”
“你年岁也不小了,却还是孤身一人,可是家中已定亲事?”贾政总算把话题扯了过来,暗暗松了口气。
“并未定亲,不怕政兄笑话,如海至今未娶,不过是还未见到自己愿娶之人。‘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方是我心中所求。”林如海言由心生,听得贾政感慨万千,又听得林如海道,“不过,这次如海想来是遇到所求之人。政兄可愿助我?”
贾政心想这桩婚事彻底黄了,林如海竟已有了意中人,失望之情涌上心头,却也不便表现在脸上,只能勉力笑道,“你只管说是何人,我定帮你结这同心之约。”
“正是政兄府上之人,只是不知其是否婚配。”林如海侧侧了身子,生怕贾政恼自己莽撞。
“我府上之人?如海你说详细些。”贾政隐隐察觉了什么,却又说不出口,待林如海说了那一面之缘之后,朗声大笑道,“这真真是天赐的缘分,那不是别人,正是我妹妹。原我还不知如何开口,你竟一眼便相中了。”
林如海大窘,隔日便找了京城有名的媒婆上门提亲,又在几个同窗的帮衬下,完成了其余礼数,定下了婚期。另一边请了人,将林家在京城的一所别院收拾布置出来。贾政见他平素居于官中,竟是头一次知道林家竟在此地也有产业,于是便打消了在贾府成亲的念头。
迎亲那天,贾敏的嫁妆足足停满了一条街,引得老百姓连连称赞惊叹。花轿中的贾敏以一块龙凤呈祥的盖头遮住妆点过的绝美容颜,忐忑不安的心却不知要用什么遮住。
谁家少年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她的命运从此便和这个男子缠绕在一起,至死方休。
【墨染:此章完,有空继续番外。】
第三回
作者有话要说:和红楼原文有所不同,勿砸砖……
大大们如有空闲,可否摁爪以资鼓励墨染……墨染第一次写红楼,灰常紧张,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大家指正出来~~~~~当天晚上,青珞打听了癞头和尚暂居的院落,悄悄躲开丫鬟,一个人溜了过去。
进去?可进去之后说什么呢。不进去?那她不是白来了吗。青珞在门口犹犹豫豫的挣扎了有一顿饭的时间。
“门外之人,何不进屋说话?”里面的终于看她就算再晃上一顿饭也不见得会进门,无奈间只得由自己打破僵局。
青珞把牙一咬,心一横,踏出了第一步,“青珞见过大师。”
“你家主人实是胡闹,你承载她那段孽缘,雷劫中便应顺天意毁去,谁知她不忘旧情,竟多番相救,更让你再入轮回。如果只有绛珠一人,便只有让她除父母至亲外不见旁人,方可保命。可如今加了你这琉璃珠在内,这些个人的命我也看不透了。这泪还不还得成尚是个问题。”癞头和尚一句话需得叹三叹,“罢!罢!罢!我自去了,不枉做这小人。”
青珞向他一福身,“大师可还剩什么吉祥话相赐,我们姐妹也找些个金啊玉啊的刻上,好保个平安。寻个佳婿。”
“哈哈……何必寻别人的热闹,自有你们的机缘。”癞头和尚大笑道,越过青珞往门外走,“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莫执念,莫执念……”
“情不为因果……”青珞看着他的背影默念道,“好一个情不为因果。情若皆有因可循,而成其果,便不称之为情了。”
贾敏听说这癞头和尚要走,急急忙忙赶来相拦,癞头和尚却是头也不回,扔下一句,“双生为福,花开并蒂,两相依靠,一世平安。”
贾敏仔细地记住了,晚间一五一十地告知了林如海。林如海次日便亲自从库中挑了一块羊脂白玉,找来快手的巧匠,细细雕琢了一对长命锁,花样是少见的并蒂莲,分别刻了“黛”、“青”二字。贾敏觉得羊脂玉已是贵重至极,女儿又不喜奢华,便没有再打什么项圈来配,只一人一根细金链便挂上了,嘱咐切不可离身。
这日,黛玉身子不爽快,在屋里躺着,青珞便一人在院子里坐着,手中摩挲着玉锁,近来贾敏和林如海又不知为何闹了不快,贾敏推说不舒服,竟连饭都不出来用了。
“哟,这不是大姑娘吗?”不远处走来一个由丫鬟搀扶的年轻妇人,挺着大大的肚子,正是怀有身孕的李姨娘。
青珞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这李姨娘原是自小服侍林如海的丫鬟,后来林如海便收了她做房里人。林如海向来不管房里事,这李姨娘便仗着自己资历老,平素在几个姨娘间也是傲得很。这次若让她生下儿子,恐怕连娘都得不看在眼里了。
“这玉可真是好东西,也只有姑娘这样的人才配它,我们这种人不过只有瞧着的份罢了。”李姨娘一双眼牢牢地盯在那玉锁上,竟在青珞边上落了座,一是欺青珞年幼,二是仗着肚子里的孩子。
青珞身后的绿柳想开口指责她,却又怯怯的不敢开口,只能看看她,又看看青珞,眼眶都红了。
“姨娘这是说的什么话,这孩子将来也是要叫我娘一声母亲的,是这府里的正经主子,要什么好东西没有?如果真是个弟弟,姨娘不也跟着沾光。到时候,姨娘怕是看不上我这一块浊玉了。”青珞面上笑得灿烂,将玉锁塞进衣服里,一番话说得李姨娘脸色都白了,青珞不依不饶,又转向先前扶她的那个丫鬟,“姨娘瞧着脸色可不大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