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蔷兔挥杏旁叫裕馐亲畲蟮恼危馐巧缁嶂饕搴妥时局饕逅绞に奈侍狻Iψ苁切枰⒄沟模夤艘槁壑泄司烤鼓芄蝗棠投嗑茫颐且⒁庹飧龌啊N颐且胍幌耄颐歉嗣窬烤棺隽硕嗌偈虑槟兀克裕颐且欢ㄒ菹衷诘挠欣跫铀俜⒄股Γ谷嗣竦奈镏噬詈靡恍谷嗣竦奈幕睢⒕衩婷埠靡恍!闭獯翁富暗囊徊糠郑浴陡呔倜蠖枷肫熘模岢质凳虑笫堑脑颉肺猓杖肓恕兜诵∑轿难 返诙怼! �
9月17日在沈阳,邓小平在听取辽宁省委汇报时,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问题。同日,他在听取沈阳军区常委的工作汇报时说:“我是到处点火,在这里点了一把火,在广州点了一把火,在成都点了一把火。批林彪也好,批‘四人帮’也好,怎样才叫搞好了,要有几条标准。”这是邓小平第一次提出的军队建设的五条标准:一是要恢复军队的优良传统;二是根除派性;三是军队要改变在老百姓中的形象,要像老八路、老红军那样;四是要遵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五是整顿好干部队伍。
接着,9月18日邓小平在鞍山也作了讲话,后来也以《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为题,收入了《邓小平文选》第二卷。9月20日,邓小平在天津视察时指出:要解放思想,不要当懒汉,不要划框框,不能搞平均主义。他说:“毛主席讲过先让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在谈到要引进技术要改革企业管理时说:“凡这样的工厂,管理要按人家的方法,这个对我们来说叫革命。”
邓小平“四处点火”,他点的是解放思想的火,是实事求是的火,他也是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而“点火”。因为,邓小平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发动机应该发动了。而他和金日成的谈话,谁能说不是在为世界共产主义的长远事业“点火”呢?
此后邓小平和金日成经常见面会谈,老朋友成了一对好朋友。如果有什么大事,两人都要相互通气。像中共关于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还有香港回归问题,邓小平都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滴水不漏地告诉了金日成。
1981年4月金日成内部访问中国。
当时,中共中央正在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4月7日,邓小平在北京对《历史决议》小组起草负责人发表了意见。4月18日下午,邓小平就赶往辽宁,在沈阳的友谊宾馆,和金日成进行了单独会谈。
邓小平指出,起草《历史决议》有三个目的:一是树立毛泽东思想旗帜;二是恰如其分地讲清错误;三是向前看。邓小平说:“对毛主席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评价,在党内、在人民中是个很大的问题。很多人不知道我们党的历史,我们是怎样奋斗的,怎样成功的,他们不清楚。他们只看到‘文化大革命’、‘四人帮’,因此对毛主席持否定态度。我提出完整地准确地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全党接受了。我们坚持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是坚持只言片语。对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意见很多。经过多次反复,评价毛主席,现在讲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普遍地能接受。至于毛泽东思想,是另一个概念,它是在建党以后,尤其在遵义会议以后逐渐形成的。年轻人不懂得这个历史。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对世界也有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毛泽东思想引导我们取得胜利。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我们党七大肯定了。那时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就是这个概念。建国后,毛泽东思想还有发展。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像坚持马列主义一样坚持毛泽东思想。”
一年后的1982年4月27日,邓小平和胡耀邦一起内部访问朝鲜,同金日成举行了会谈。会谈中,邓小平向金日成介绍了中国关于解决香港问题的立场和态度。
邓小平说:“香港问题现在已经提到日程上了,因为英国比较急,香港各方的人士都比较急。当前国际上进行投资需要有15年的稳定,要保持15年的稳定才投资。我们找了一些香港的知名人士,到北京来商议这个问题。前提是个主权问题。现在我们定的方针是到1997年不只是新界,整个香港都收回。英国的盘子是放在能够继续维持英国的统治这点上,这不行。如果这样,所有中国人不管哪个当政都不会同意。所以,我跟他们说,到1997年,香港、九龙、新界的主权中国全收回。在这个前提下,维持香港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香港的社会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也不变。香港由香港人自己管理,由香港的爱国者组成地方政府,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
这些问题,邓小平在跟金日成会谈后,都得到了金日成的赞赏和支持。
第三部分亲密的战友加同志——邓小平和金日成(3)
□邓小平请金日成到天府之国的四川看农村的沼气。在火车上,邓小平说:“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十二大的主题是要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大会刚刚闭幕,金日成就来到中国访问。他此次来访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
9月17日上午,邓小平前往钓鱼台国宾馆看望金日成。金日成走出宾馆楼门口迎接刚刚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邓小平。
会谈中,金日成首先祝贺中共十二大取得了圆满成功。他说:“你们的大会开幕词和胡耀邦同志的报告,我都看了,讲得很好。十二大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
邓小平微笑着点点头,在简要地向金日成介绍十二大的概况后,兴奋地说:“十二大是把建设引向胜利。”
这一次访问,邓小平建议金日成去中国人口最多的四川看一看。金日成爽快地答应了。虽然他来中国已经很多次了,但四川还没有去过。
第二天,邓小平和金日成就坐在了去四川的火车上,两位老朋友促膝而谈。
邓小平说:“十二大以后,我国政治形势更加稳定,可以更好地一心一意搞建设了。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20年翻两番。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
邓小平告诉金日成:“1978年我们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批评了‘两个凡是’,提出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的口号,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发,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才提出新的正确政策,首先是工作重点的转移,以及相应的一整套建设社会主义政策。
他还说:“我在东北三省到处说,要一心一意搞建设。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四人帮’叫嚷要搞‘穷社会主义’、‘穷共产主义’,胡说共产主义主要是精神方面的,简直是荒谬之极!……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否则,社会主义怎么能战胜资本主义?不努力搞生产,经济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优越性如何体现?……因此,我强调提出,要迅速地坚决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十一届三中全会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我们打开了一条一心一意搞建设的新路。”
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时,邓小平说:“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邓小平特别谈到了教育问题,他认为:“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这是关键。‘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就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
9月20日,邓小平陪同金日成到成都参观访问。
1980年7月,邓小平曾来成都视察过,当时农村沼气开发建设和利用给农村带来了不少新的变化,也给邓小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邓小平就想借此机会让老朋友金日成也参观参观中国农村和农民开发利用沼气,生活出现的新气象。
9月21日上午,天上下着毛毛细雨,邓小平陪同金日成来到成都市郊双流县白家公社顾风大队第二生产队。邓小平对金日成说:“今天请你看看农村的沼气。”
这个生产队掩映在一片竹林丛中,迎候在村口的数百名男女老少,挥动着中朝两国国旗和花束,高呼:“欢迎!欢迎!欢迎金日成主席!”
金日成和邓小平等首先来到队长曹德昌的家。这是一幢用红砖、水泥所砌造的两层小楼,共有8间房,面积有200多平方米。全家7口人高高兴兴地把贵宾引进宽敞的厨房。金日成站在镶着瓷砖的锅台前,观看了使用沼气的炉灶、炉具,还弯下腰仔细查看沼气管子是如何通进来的。
在沼气灯点亮以后,金日成说:“这个东西很好!”
邓小平接着说:“这东西很简单,可解决了农村的大问题,光这个省,每年就可以节省煤炭600多万吨。”
听到这里,金日成转身把随行的平壤市党委责任书记徐允锡叫到面前,要他仔细看看,并说:“这个东西的确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