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说起信仰,她是党员哦,大学里就入党了,——她唯一的得意之处。考公务员、想进公安局,这张牌很重要滴**
琉璃世界,只要流转着信仰的暗香,小女子也能立地为仗剑君子。
空中有点晚风,场所里有冷空调。她已参加了若干次这类检查整顿行动的流程,早已适应。灯红酒绿里,注定藏污纳垢。垢越多,注定她就要预备这些日子要以所为家了。虽然她是女同志,但她是单身,理应为所里的打击指标添砖加瓦。
先突击了几家比较常犯事儿的,捉了十来个嫌犯,有吸毒的,有卖淫嫖娼的。如以往一样,警长依然安排几个骨干押这些家伙回所。回所的同事就直接办案不来了。
剩下的人(含她),接着去最后几家还比较干净点儿的场所检查。貌似专项任务完成了大半儿。按计划行动。没捉到违法之徒。甚至还在某一家场所里,喝了杯服务小姐端上来的茶水,歇了会儿。
检查到最后一家场所时,她看看表,22点47分。这家“秦风”算本辖区有点层次的高娱场所。
跟着同事们直奔KTV。天呢,一进过道,如常所闻,全是满耳鬼哭狼嚎的歌声,每个门每个门的进去,才听清各有各的歌调。
当陶醉的歌手、欢欣的听众,发觉他们一拨人威严地充斥小包间时,就算不违法,也像是犯了错。
早已习惯了这种神情的脸,多数是真无辜。这时,有专业的同事,屋子转一圈,物什上扫一遍,问几句话,查个身份证什么的;有擅长面相的同事,不动声色地察明屋中娱乐人士的面相,没发现异常,就平安了。良人嘛,大众场合尤其不干坏事。
到最顶头的一间也是最后一个包间时,她松了口气,心想任务总算快结束了。但是,回所肯定仍有办不完的事情。回家,或回合租屋休息,是不要想了。
这最后一间包房,离别的包间较远,算独门独户。他们一行人,走向包间时,里面的歌手正咬字清晰地唱着“Michael Learns to Rock”《Take Me to Your Heart》——有点以假乱真的味道。先人啊,这歌可算得*百听不厌英文歌之一!这个人唱得多好!英文发音字正腔圆。
她心里蠢蠢欲动,真想瞻仰下这个包间里唱歌的那位歌手,是何方大仙?
同事们大概也觉得这歌唱得好听,步子都不匆忙。
那人唱:Hiding from the rain and snow/Trying to fet but I won't let go/Looking at a crowded street/Listening to my own heart beat/So many people all around the world/Tell me where do I find someone like you girl……Take me to your heart take me to your soul/Give me your hand before I'm old/Show me what love is haven't got a clue /Show me that wonders can be true……
她的思绪随歌飘扬。不由想起肖李。
第一次听这首歌还是五年前吧,是肖李推荐的。
那时他们慢慢地走着听,肖李轻轻勾着她的腰,两个人的头贴在一起,耳机相连——“Take me to your heart take me to your soul/Give me your hand and hold me/Show me what love is be my guiding star……”歌真的很好听哈,那歌词写的,译成中文肯定要失韵的。据说这首歌是当年欧美歌榜冠军,有个俗不可耐的中文译名《吻别》,与某一代人爱听的中文《吻别》居然一个名字。
她的警长推开门时,那人唱到:“Don't need too much talking without saying anything/All I need is someone who makes me wanna sing……”
警长一亮手里的警官证,对坐沙发上的人们说:“警察!例行公务!”
坐沙发上几个人,都侧脸,男女都有,神色各异,却不慌。
有二个还冲他们礼貌地笑笑。她眼光漫游地回笑了下。感觉有一张微笑的面孔似曾相识。
客人们都没说话,等民警同志们先说话。
那个唱歌的仙人,听到动静,回过头对警察们自然地一笑。他的脸非常漂亮帅气。
她怔了下,觉得这张脸似乎见过,却活活没想起在哪儿见过。反正她的工作保证她阅人无数,练就她的眼光越来越毒,却注定她的记忆越来越糟。
警长没理他。他便稳如泰山继续唱。*段,停下是蛮扫兴的。
同事们各做各的营生,她仍然旁观学习,偶尔打打下手。
检查无异常。歌已到尾声曲。看警长的意思,也不打算逗留。准备撤了。
这时,唱歌的仙人,回身,含笑,从容地看着一拨威严的民警同志们,不慌不忙地说:“不好意思!有劳各位兄弟,你们辛苦了!”
说完,他不知怎么就变出一包中华烟来,给她的几位男同事发烟。
她悄悄观察他,确信自己见过他。但,在哪儿呢?
这时,只见他走到她身旁,欲抽出一支烟,手却有点僵住,看他神情,显然也微怔。
他嘴角含笑,眸光黑亮看着她,问:“这位……是否吸烟?”
她瞪着眼睛,摇头,直直地看他,一味地回想着与这张脸的初遇地?
看见他对她笑,很温暖很厚道的那种笑,笑意荡漾里流露着一丝不引人注意的提醒之色——她警觉地捕捉到了,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失态,同时猛然想起,他,是某个雨夜病在车上让她送过的报警人——那个算是有点诡异的工作对象吧!
此刻,他面色白润正常,散发着健康的光彩,神态悠闲。与那天判若两人。声音也沉厚纯净。怪不得,她差点认不出了。
她突然勾起嘴角轻笑了,笑得并不明显,却透出心底的欣慰。她看到他这么健康地唱歌、招呼她的同事们,就像看到自己手术刀下九死一生的病人出乎意料地活过来,如春天的阳光一样撒在眼前时的那种感觉。
他大约是看到她笑了,脚步停顿了下,侧脸对她再笑。
这个笑她看得懂,是谢谢的笑。她略摇摇头意思是不用谢,然后收回她的欣慰,让脸上的笑意戛然而止。
他不以为然,转身,继续给她别的同事发烟。
包间气氛相当缓和了。沙发上的客人已开始小声交流。
警长微笑,自己点上烟,轻轻吐出一口,说:“呵呵,没什么事儿。”
唱歌的仙人,站定,含笑点头致谢,邀请她与她的同事们一起喝茶、休息。
站在警长身体侧后方,她突然感到一双眼睛盯着她,她循光看去,不用想也知道是报警人的弟弟,刚才一进门对她微笑过的那个。
她朝“弟弟”略略颔首浅笑。算是招呼过了。
“弟弟”的嘴微张,愣了下,匆匆做个鬼脸朝她点点头。
她并不想在这种场合相认熟人。略低头,玩她的手表,心不在焉地听双方说些简单的客气话。
她沉在自己的恍惚里,猛一抬头,对上那唱歌仙人哥哥的眼光。他的眼光在她脸上停留3秒。有点琢磨不透的。算意味深长吗?她怀疑自己昏了头看见了幻光。
这时,听警长笑语:“你们继续玩吧!”他走到茶几跟前摁灭了烟,朝全包间的人一个长笑,转身对手下人说:“撤!”
无来由地心虚、心慌。她,冲到同事们前面,打开门,带路似地逃走。
在回所的路上,她默默揣度着刚才那个3秒钟的眼光,心念骤动,脑子跳出一句话:路遇桃花轻叙旧。她不会是犯花痴病了吧?
正文 第三章 相望(1)
接连一周的熬夜办案加班,让她憔悴。睡眠严重不足,精神疲倦。她站在所里卫生间的大镜子前看,那是谁的小脸?更加瓜子了,基本只剩两只无神的大眼毫无情调地眨巴:要睡觉。要睡觉。
十一长假瞬间即到。其实还不如平时闲。看着全市人民都在家欢度国庆,她自己只能休息三天,确实不平衡。
本想假日在租屋补觉的。看来不合情理。经不住老妈死缠硬磨,她回家过了。
一号那天她值班。次日,决意不顾廉耻,赖在家中的沙发上补懒觉,偏偏肖李好兴致,这天一大早就来了电话,恳切地邀请她出游。她想,外地就算了,一是时间不够,二是还要打出省报告,颇繁。
睡眼惺忪,略略梳洗后,她懒懒地在小区门口见到了等候多时的肖李。
肖李穿得很休闲,他五官长得不漂亮,但气质斯文,正坐在车里安安静静等她。
她没打招呼。开门进车,坐好。开始跟他建议去哪儿。
平时她说话时,肖李望着她,或不望着她。望着她时,眼神是她喜欢的亲而不腻,不望着他时,气度也是和而可依的样子,全是同路多年的感觉。
现在,肖李的手松松搭在方向盘上,上身微侧,舒服地斜倚座位,神色安宁,不像赶路,倒向在家喝茶慢聊。他微笑着听她说,不否定不肯定。他的决定往往超出她的判断。
她说完,习惯了似地沉默,等他决策。肖李直截了当地说:“去嘉年华。”就这么一两拨千斤地否定了她说去森林公园的想法。他是司机,说去哪儿就去哪吧。反正她今天没劲。到哪都没劲。
嘉年华的游乐设施时尚新潮,假日必是爆满。他们去凑人气吧。
那天,都是肖李做主说玩什么,她就陪着玩什么,乖乖地消磨时间。
中午,在嘉年华里的餐厅吃了盒饭,她情绪恹恹。二人就坐在人工湖边的长椅上观景。
垂柳暖风,吹拂困意。她迷迷糊糊起来,自然地把头靠在他肩上,昏昏睡去。她跟他在一起,就是这么自然。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
与她在一起,她像靠着香樟树,氧足心清。一觉醒来,她正睡在他的大腿上,原来不知何时被他转移了,怪不得睡得服贴呢。他靠在椅子上,也睡着了。她动动,舒展筋骨。
他也动动,睁眼,俯首看她。她抬臂点下他的额头。他伸掌捋顺她的头发,说:“晚上,去我家吧。”这是他第一次邀请她去他家。她怕的东西不期然降临。
她沉吟良久,多年前的心伤似乎又要裂口流血了。狠狠心肠,终于蹦出这么一句:“今天我累了,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