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工”这个行为在20世纪90年代并不普遍,特别是像商甲琰这样品学兼优的好学生,都是天天学习,尽心竭力地把学习成绩提高再提高。不夸张的说好学生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去做些别的。
暑假以后,商甲琰继续在饭店打工,有时候上课时间和工作时间冲突,商甲琰就会逃课。刚开始逃课,商甲琰有种负罪感,苦闷之余就对文朝晖倾诉。文朝晖倒觉得无所谓,安慰商甲琰说商甲琰的基础好,打工不会影响商甲琰的学习,再说高三基本上是复习,只要商甲琰空闲时间多用用功就行。
紧张而又充实的高中不知不觉间结束了,育才高中爆了个大冷门,本科居然考上5个,而且全是一本。但商甲琰的高考成绩考得很不理想,没有考上本科,只能上个普通专科。
母亲劝商甲琰去复读,但是被商甲琰拒绝了,因为家里还在困难时期,乙瑾虽然只上了一个很差的高中,但是如果努力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商甲琰选择去群英大学上学,离家近可以省住宿费,做为子弟还可以少交一半学费。
文朝晖填志愿时被家人所迫,报考了衡中省警校。虽然后来文朝晖考上了衡中省警校,但内心里文朝晖根本不愿去上,因为文朝晖不愿意当警察。文朝晖反而很羡慕商甲琰能自主择校,但商甲琰非常沮丧没有考上衡大。
看到商甲琰难过,文朝晖宽慰商甲琰,说道:“甲琰,人生百年,不必在乎一时的得失。你要和我一起努力,一起游历画卷中国!”
文朝晖的话温暖了商甲琰,是啊人生百年,怎么能丧失对未来的信心呢?想想千里冰封的北国风光,想想水墨江南的烟雨,商甲琰笑如夏花之绚烂。
作者有话要说:
☆、在群英大学的三年
群英大学是由群英市职工大学发展起来的,刚开始招生只对群英市所辖的区县。商甲琰记得在英大上学时,学校只有一个校区和寥寥可数的几栋老教学楼,学生所住的宿舍楼也显得破旧,教学硬件设施落后,教师整体质素不高。
当时父亲调进英大,父亲的战友老乡都不赞同,觉得英大没有物资局实惠。不但工资低福利差,工作单位离家还远;再说任伯伯还是副局长,炙手可热势绝伦,古语有云:“大树底下好乘凉”,换个人根本不会考虑调走。
后来商甲琰问询过父亲,父亲说不愿攀附任伯伯,想靠自己的实力干好工作。调进英大的原因是英大的党委张书记很欣赏父亲,说父亲的文字基本功扎实,写的材料不是假大空,而是科学运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原则,文章有理有据,真实可信。所以张书记力主父亲来英大工作,全权负责英大编辑部。
商甲琰在英大三年,同时也是在社会上实践的三年。商甲琰课余时间不是做家教就是做化妆品临促,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商甲琰的功课。父亲训诫了商甲琰几次,但是收效甚微。毕竟父亲也了解英大教师授课的水平,都是在课堂上照本宣科,没有一点生动感。商甲琰形容在英大听课,好比就是看拙劣的小说,看看开头就不愿再让自己的眼睛继续受罪。
不过有一位老师的课,商甲琰从头到尾都没有逃过。这位老师的名字商甲琰早已忘记,不过记得是教行政管理学的。这位老师博学多才,不但从不备课,讲课时还如行云流水,潇洒自如。因此行政管理学这门课期末考试时,商甲琰考了90多分,其他的必修课就在及格线上徘徊。
商甲琰考试一向凭能力,绝不抄袭。从小学到英大,商甲琰不管任何考试哪怕监考再松,任凭周围天翻地覆,商甲琰还是心如止水,认真工整地答卷。这一点乙瑾也是如此,父亲为两个女儿的品行而骄傲。
同年1996年,乙瑾虽然上了群英最烂的高中,但乙瑾并没有气馁,而是上课专心听讲,课下努力学习,天天都在进步。商甲琰为乙瑾而高兴,但愿乙瑾能考上衡大,弥补商甲琰的人生缺憾。
文朝晖不断给商甲琰写信,描述在警校的快乐生活。韩自强给商甲琰寄过信,但商甲琰从不给韩自强回信,只是让文朝晖代问好。尽管韩自强不死心,但为了打发在警校的寂寞时光,谈了几场不咸不淡的恋爱,落了一个花心的名声。
作者有话要说:
☆、从英大毕业
光阴似箭,很快就到1999年的夏天,商甲琰从英大毕业了。那时候,国家已不再分配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但是本科毕业去事业单位还有编制。
父亲建议商甲琰一边上英大的成教本科,一边在英大做临时工,这样将来转正的机会比较大。不过商甲琰觉得成教本科在社会上不被承认,也不是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商甲琰不愿意上。何况僧多粥少,转正的机会太渺茫,即使“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商甲琰亦觉得“一杯茶,一张报纸打发一上午”的工作,就是浪费生命。鉴于商甲琰在做临促的良好表现,一家名为“珍润”的护肤品公司,邀请商甲琰加入。“珍润”公司给出的薪资比同行业高,商甲琰并未思索太久就来到“珍润”上班,先从促销做起。
同年,乙瑾考上了衡中大学本科,专业是会计电算化。乙瑾打破了“只有复读生才能考上本科”的宿命,为群英市最烂的高中创造了一个奇迹。后来这个垃圾学校还奖励乙瑾2000元,要知道当时父亲的月工资才700多元。
商甲琰喜极而泣,觉得乙瑾帮她圆了一个梦,虽然乙瑾上的是会计专业,而非中文系。商甲琰还是把“珍润”开的第一月工资拿出来,请全家去饭店吃饭,庆贺一下。
二姨三姨对母亲说着“衡中大学以文科出名,会计教的不怎么样”,“会计现在一抓一大把,也不好找工作”这一类的话。商甲琰说二姨三姨是典型的“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嫉妒心理,因为二姨的女儿陈怡上的是会计专科学校,三姨的儿子上的是新高职,也不是本科。
同年,文朝晖运气特别好,成为最后一批国家包分配的警校大专生,要在一个乡派出所工作。虽然文朝晖没有像韩自强那样,进入到让人眼红的单位看守所,但是能进公检法司系统,就已经让很多人艳羡了。但是文朝晖却很不高兴,文朝晖的理想是去北京打拼,而不是窝在群英市当一名警察。当文朝晖提出辞职去北京,家里无一人赞同,都劝文朝晖现实点,做警察很实惠,比漂泊在异乡好。
商甲琰却很支持文朝晖,认为生命最重要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文朝晖为了理想而努力,即使失败了也值得。
作者有话要说:
☆、被调到新方市
暑往秋来,商甲琰在“珍润”痛并快乐着。商甲琰总获销售冠军,得到的奖金不菲,有一月工资甚至拿到一千多元。一千多元现在看来不算什么,但在当年的群英市,公务员工资还不到一千元。
古语有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商甲琰不但被同事所排挤,而且其他品牌的促销员也联合起来孤立商甲琰。但商甲琰并没有被吓倒,进而退缩,商甲琰更加努力地工作,业绩越来越好。期间文朝晖还给商甲琰打过一个电话,先是请商甲琰不要介意他的“不辞而别”,因为文朝晖怕行程被暴露,更怕决心被动摇。临走之时,文朝晖只能选择修书一封给他的父母,上写“爸爸妈妈,我去北京打拼了。我一定要衣锦还乡,否则绝不归来!”
电话里文朝晖吞吞吐吐地说出,要向商甲琰借500元。商甲琰没有问什么原因,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虽然500元相当于商甲琰一月的工资,但是朋友有难,商甲琰当仁不让要施以援手。
因为文朝晖居无定所,商甲琰无法汇款给文朝晖,只好找韩自强想想办法。韩自强很钦佩商甲琰的有情有义,让商甲琰把钱汇到韩自强在北京上大学的亲戚哪里,文朝晖直接去取就行了。
事后,商甲琰粲然一笑,对韩自强说声“谢谢你,自强同学。”韩自强心里叹息自己和商甲琰无缘,不能拥有这个可爱女孩。
2003年,商甲琰因为销售成绩突出,被“珍润”总公司派到省城新方市配合做市场。临走的前几天商甲琰给文朝晖打了一个电话,说商甲琰将去省城工作一段时间,有了新号码会发到文朝晖的手机上。
文朝晖替商甲琰高兴,文朝晖认为能力很重要,机遇也很关键。省会城市比小城市机会多,商甲琰可以大显身手,施展才华。
新方市城郊结合部的农民,没了地就私搭乱建盖四五层楼,更有甚者盖至十层。一层大概就是5到10个房间,一间收租金100元,房东月收入达到几千元或上万元不等,普通上班族难望项背。通常房东或者在家门口打打麻将,或者在楼下开个小杂货店,打发钱多无聊的日子。
这种村落叫做都市村庄,成百上千的“蚁民”都聚集到这里租房子。都市村庄的房子一般都是一层楼一个公共厕所,要么是房东自己打扫,要么是房东雇人打扫,整体还算干净。另外还有的房间里有厕所和厨房,叫“标准间”,这样的房间居住条件相对较好,房价就是120或150元。
新方分公司坐落在一个都市村庄里,租下一整栋楼。这栋楼盖得比较早才三层,一层六个房间。村里人异口同声说,租给新方分公司房的房东在村里最有钱。这栋楼在村里是第一个盖的,房租对房东来说只是小打小闹,房东另外开有厂。房东全家不在村里住,早在市里买了小区的房子。
新方分公司和房东签的合同是,半年结算一次房租,水费不要钱,电费一元一度。都市村庄的水都是村里供给,由村里补贴不要水费,所以房东不会亏本。而且房东收的电费比供电局高太多,也小赚一笔。这正是“从南京到北京,买家没有卖家精。”
商甲琰觉得印象中朴实善良的农民早如大江东去,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熟练运用租房潜